'

企业家访谈(七)金祯焕:柔性管理也有力量

2017-08-24 11:0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贾志丽 程洽洽

  编者按:   

  企业家作为社会需求的发现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和生产过程的组织者,一直以来用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和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行动,为社会创造了众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将"企业家精神"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这一举措让企业家群体倍受鼓舞。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2016年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确定大力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工程。2016年8月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省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规格高、力度大、范围广,激发了全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省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聊城历来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工作日、金融工作日等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为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土壤愈加肥沃。 

  为贯彻落实聊城市委、市政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广泛宣传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鼓舞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聊城市经信委联合大众网聊城频道,对聊城部分优秀企业家进行集中采访,重点宣传聊城企业家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带领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体质增效中的经验和成绩。 

  为此,特推出《做强实业 富民兴聊》系列报道,深入企业一线 ,走到企业家身边,采访报道他们的创业故事,展现他们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谋求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作为。  

  大众网记者 贾志丽 程洽洽

  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祯焕

  身穿工作服,戴一副小框眼镜,见面后停下脚步,先是轻轻一笑,然后并拢双脚,缓缓弯腰,行30度礼。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很难想象他就是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祯焕。

  被温柔相待,被尊重包围,人人都希望享受对方给予自己这样的待遇,但人人都乐意像对方显示自己的骄傲与权威。作为一家外商独资的韩资企业的董事长,金祯焕身上有一些耀眼的标签,但他收藏锋芒,把感恩深植于内心,将柔和馈赠于与他有交集的每个人,这是他的做人准则,也是他的经营管理之道。

  是幸运,更是实力

  2009年1月,金祯焕来到了中国聊城,担任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工作一段时间后,金祯焕被调任印尼工厂担任董事长,2011年11月,再次回到聊城,任职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回顾在聊城近七年的工作,金祯焕遇到不少困难,但他却将每次成功解决问题的秘诀归之为"幸运",不愿多谈自己的付出。其实,每次幸运的背后,都来源于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

  金祯焕上任董事长后不久,玉米加工部门便出现了令全公司头疼的问题。原来,玉米加工部是新成立的部门,招聘来的员工多数是工作经验充足但学历偏低,而部门主管则是学历高、工作经验少的年轻人。双方各执己见,矛盾冲突日渐明显,管理出现了问题又继而带动生产不稳定,玉米加工部门陷入了混乱,影响了全公司的正常运营。

  与部门员工深入交谈之后,金祯焕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人。

  "我立刻想起了他,请他回来。"2009年,金祯焕在研究所工作时,一位年轻人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深信那位年轻人能胜任新部门的主管工作。不巧的是,两年后,当金祯焕再次回到聊城时,那位年轻人已经离职。

  咬定青松不放松,金祯焕四处打听并亲自找到年轻人,诚恳交谈后把他请回来,担任玉米生产部门的主管。不出所料,随着人员的调整,管理上的矛盾日益消化,生产逐步走向正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在金祯焕看来,这次问题的解决幸亏那位年轻人,他发自内心地感谢。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段时间,金祯焕天天"泡"在玉米加工部。

  有合适的人选,并听从他的请求,或许他真是幸运的。但他眼中的另一个幸运,则是源自他20多年的坚守与付出。

  希杰(聊城)主要生产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食品添加剂核苷酸,这对环境及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一切生产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生产。然而,一年冬天,产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染菌,这不仅使产量大大下降,而且还是致命的难题。

  但当所有人手足无措时,金祯焕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金祯焕说,从研究生毕业,他就在集团研究所工作,在20多年的研究所生涯里,作为一名管理者,他更像一名操作员,坚持工作在一线,参与到每一个生产环节,熟悉每一个培养步骤。2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给了他很大帮助,使他能在短时间内查出染菌的症结所在。

  20年的坚持换来一次问题的解决,金祯焕觉得很值。

  是柔和,更有力量

  为了快速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果断、爽快地进行决策、改革对企业家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但作为一家千人企业的董事长,金祯焕则是"另类"--相对于快刀斩乱麻,他更喜欢润物细无声。

  在希杰(聊城)工作多年的一位员工向记者分享了一件她记忆深刻的事。企业研究所对卫生环境的要求很高,金祯焕上任后要求在研究所门口放置备用拖鞋,所有人员进研究所必须换鞋。第二天,当金祯焕看到门口没有准备拖鞋,他没有指责,而是不动声色地脱掉鞋子,光脚走进研究所。

  "他不会发脾气,但是会用行为抗议,让人记忆深刻。"从此以后,换鞋进研究所成了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严记于心的规定。

  不发脾气的领导并不代表就是好领导,金祯焕的好,是将内心深处的感恩付诸于行动。金祯焕说,每个周六他都会到公司,哪怕是对韩国也很重要的中秋节、春节这些传统节日,他也会选择留在中国。他并不是工作狂,只是感觉自己的员工在工作,自己回家过节很愧疚。

  金祯焕认为,一个人的力量不如团队的力量,企业能取得傲人的成绩是公司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感谢每位员工。

  个头不高,嘴角时常挂着微笑,不穿西装穿工装,待人谦和,没有独立的办公室。面对一个通过柔性管理企业的韩国人,记者想象不到他与公司高管、员工及客户的关系。但员工的一番话解开了记者的心结--董事长从不发脾气,但人人都很敬畏他。

  对金祯焕而言,他也有来自家庭的烦恼,家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也有处在叛逆期的女儿,但工作在聊城,他将聊城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感谢这里的一切,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更丰富了他的人生。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