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70912173703.png'

郎庄面塑:中国民间工艺界的一朵奇葩

2017-09-12 17:3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美 ,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

  今年82岁的郎秀才展示他的面塑作品。

  郎秀才和徒弟孙玉莲。

  今年82岁的郎秀才展示他的面塑作品。

  大众网记者 侯晓

  在冠县北馆陶镇西南2.5公里处,有一座总人口约300人的小村庄叫做郎庄。郎庄西靠漳卫河,东邻黄河故道,南望309高速公路和邯济铁路,北邻千年古县城北馆陶镇,省道临馆公路南北向穿村而过。

  郎庄看上去并不起眼,如果说到村里一项民间工艺,相信很多人都会刮目相看,那就是郎庄面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

  当地俗称“面老虎”

  郎庄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所在的北馆陶镇,亦是冠县四大古镇之一,历史上作为馆陶县治前后达1000多年。这里东靠苍苍茫茫的黄河故道,西有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北段——永济渠(今之卫运河)傍城而过。

  据志书记载,元朝末年,由于空前的战乱、灾荒和骇人听闻的瘟疫大流行,鲁西一带,人口锐减,田园一片荒芜,村落多成废墟。明朝洪武21—22年(公元1388—1389年前后),朝廷两次从山西迁民到山东安家落户。

  当时,有姓郎的兄弟二人从山西来到鲁西,在馆陶县城(今冠县北馆陶镇)西南5里处立村定居,从此该村便因姓得名,叫做“郎庄”。后因“郎”字与“狼”同音,凶气太重,于是便有巧手村民用面粉捏成老虎的形状。

  郎秀才今年82岁,是郎庄面塑第七代传承人,14岁便随父辈学习面塑。郎秀才介绍说,早年间的郎庄面塑带有迷信色彩,有的村民当做贡品供奉神灵,有的放在家中镇宅,有的制作成十二生肖形象,还有的悬挂在脖子上趋吉避凶,保佑家人平安。

  后来,随着社会进步,郎庄村民从单纯捏“面老虎”逐渐发展到飞禽走兽、瓜果梨桃、戏曲人物等无所不捏;从技术上也解决了蒸熟变形、干后开裂、受潮发霉等一系列难题,使这项技艺成为郎庄人的独门绝技。

  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历史上,郎庄面塑多以小件、单件为主,如鸟兽虫鱼、人物、瓜果之类,长度3—5厘米不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郎庄面塑的作品种类也日益繁多。

  单就大类而言,就有牡丹、莲花等花卉类,西瓜、杏、梨、桃等水果类,鸡、鸭、鹅、燕子等禽鸟类,蜻蜓、蝈蝈等昆虫类,鲤鱼、青蛙等水生动物类,龙、虎、狗等走兽类、马、牛、羊等家畜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成套戏曲人物类,《八仙过海》、《西游记》、《白蛇传》等神话人物类等九大系列上百个品种。

  郎秀才说,以往的面塑艺人们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画、照片进行即兴制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现在,面塑艺人打破沿袭多年的小件单件为主的传统,开始广泛涉足长宽达20—30厘米的大件作品,成套的戏曲人物作品,受到广大客户的热烈欢迎。

  郎庄面塑均为半浮雕式,造型浑圆饱满,简练夸张、形神兼备。细部常用剪刀剪出,或用细面条、薄面片粘出,或用竹签戳、画,特殊纹路则用小梳子轧出。用色也独具特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和钴蓝、白粉点出的小花,最后用墨绿钩出人物的须发眼眉,偶尔用金、银色,强烈的色相对比使面塑的色彩活泼跳动,绚丽多彩。

  在业界,郎庄面塑一直受到各级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其民间特色浓郁,风格独具,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中国一绝”。在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举办的中国旅游精品展上荣获天马金奖,在各级博览会及大赛中上屡获金奖。

  文脉传承打破常规

  据了解,郎庄面塑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传承,在郎庄,从事面塑的为郎、李二姓。由于冠县历史上曾屡遭浩劫,不少文献资料散失殆尽,至今无法考证面塑的完整传承谱系,只能根据郎李二姓的家谱及老艺人的回忆,可上溯至清朝中后期。

  其中,郎姓面塑最早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第一代传承人为朗思忠,李姓面塑最早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第一代传承人为李清莱。不过,这种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方式在朗姓面塑第八代被打破,第八代传承人是郎秀才的学生孙玉莲。

  据郎秀才回忆,上世纪五六十代,郎庄家家户户都会做面塑,生活富足得很。当时,卖一斤面老虎的钱可以买二斤多白面,相当于挣了一斤多面。有的村甚至吃不起白面,郎庄村不仅顿顿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能买斤肉拉拉馋。

  文革期间,郎庄面塑曾经历一段低潮期。随着文革结束,郎庄村的老艺人重拾技艺继续做面塑。改革开放以后,郎庄面塑焕发第二春。郎秀才说,农忙过后没有别的事儿干,就是捏面塑,推着地排车去赶大集,赶庙会,每次都是销售一空。

  郎秀才说,尽管市场还在,但郎庄村以面塑为业的人数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多数选择打工这条路。不过,随着近年来冠县文化部门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郎秀才不再担心传承的问题,不少外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第八代传承人孙玉莲便是其中之一,她本是一名剪纸爱好者,2008年拜郎秀才为师,2016年被聊城市文联聘为全市首批签约文艺创作员。同时,一位名叫苏海敏的山工艺毕业的大学生也跟郎秀才学艺,不仅掌握了面塑的全部手艺,还在冠县艺术馆开设了免费面塑课。目前,苏海敏已被认定为郎庄面塑第九代传承人。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张令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