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云_看图王.png'

临清记忆——巨额遗产如何传承亿万斯年?

2017-07-31 16:5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凌云

山东建筑大学 赵凌云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重要点段临清市,是省辖县级市,总人口82.4万,城市常住人口31万,表面上看,这里与其他县没什么大不同,街上高楼不多,住民纯朴厚道,街上车辆不少,大都是中档车,虽然京九铁路纵穿而过,外地游客很少见。

  几百年运河文化的历史沉淀,给临清市留下了运河钞关、鳌头矶、舍利塔等诸多古迹,还有曲艺、民间文化、手工技艺、书画、武术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发展,旧村面临拆迁和改造,农业青年纷纷去大城市打工,大量传统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和无人传承。临清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11处,古街巷保留了多处百年老宅,很多摇摇欲坠即将成为废墟,随着旧城改造形势发展,一旦原住民拆迁搬走,文化土壤无疑会被破坏,即使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尽力采取保护措施,旧房子几乎仅有少数老人留守,大量传统建筑正在时刻遭到大自然不可逆的侵蚀,而实施修复可能会进一步破坏文物的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已经79岁的景永祥谈起他的贡砖焦灼不已,好不容易说服在北京打工的儿子回来继承祖业,砖窑却因为不满足国家环保要求被关停了。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冯圈竹马",扮相之华美,气氛之热烈,令人目不暇接,扮演者多为老人,很难复制弘扬和大规模展演,这些古老的艺术正在逐渐消逝。由于原材料限制、人员匮乏、资金不足、环境变化、文化变迁,临清市面临传承危机的传统建筑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投入极大的热情奋力保护他们的宝贵财产,为申请上级扶持政策而奔走,挖掘整理和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积累了大量文档、资料和图书。临清市文广新局建设了临清文化信息网,其中设立了临清市博物馆、临清市文化馆、临清市图书馆和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栏目,开展"讲述临清记忆"系列保护传承工程,拍摄录制访谈文化人士记录片,保留下大量宝贵的档案。

  曾居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八大钞关之首,昔日繁华的临清十六景风光不再,令人扼腕叹息珠玉蒙尘,然而"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中华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其生命力和内在动力是传承的真髓,多样化的创新的保护和传承形式同样可以使临清的文化遗产焕发光彩。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所谓遗产,不是按照钱财,而是根据是否值得传承的价值来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它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语言传统和哲学、价值观、道德尺度以及思考方式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含有所在社会的传统,从人类遗产的角度,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保护每一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系统化的语言表达,是容易进行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和共享的知识,包括文章、图片、专利等,隐性知识指高度个人化、难以用语言加以说明和规范、不易传播和共享的知识,包括主观领悟、个体经验、技巧等知识。知识的创造过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不断转化过程,知识转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创新,但知识转化的最初源泉是个人的隐性知识,如临清肘锤,是将太极消长、五行生克之法运用于拳术,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传承人所做的口传身教的示范从而学到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和技巧是传承人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受到环境、天资、悟性、经历的影响,在传承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非公开性和狭隘性。许多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不同群体或不同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劳动智慧的结晶,代表的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和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反映该群体特有的生活、生存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内隐性特征,个别文化遗产只在特定范围内比如直系血亲进行传授,这种封闭式传承极易造成失传,在保护时要全面考虑其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在确保文化内涵和文化核心价值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有效进行知识创新,促进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

  随着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逐渐改变甚至消失,文化遗产逐渐变得面目全非,因为难以为人所知,逐渐失去其文化价值。通过建设文化遗产的拟原生环境,保留其总体特征,可以满足传承的需求。从信息的角度去实现拟原生环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环境的特征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信息、拟原生环境中的最佳表现形式信息等。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已然成为国际趋势,如同造纸术引发人类文明飞跃发展一样,文化遗产向电子媒介的转移展示了人类文化史上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路线包括信息识别、映射、存储、传输、再现和创新过程。一是识别与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风格,形成准确信息编码,把文化遗产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存储、传输的形式,准确表达需要保护的内容,比如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的信息,应包括其独特特征、烧制工艺、历史背景、具体形式、代表寓意,还有加工者的心理、思想等等内容。二是确定信息最优的形式,要保持原生特征,完成原生形式到最优形式的转换和映射,可以借助人工和数字化技术完成,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表达,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深度信息,是文化遗产的精髓,也是数字化保护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工作。三是选择数据采集与处理、存储的技术方式,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损失,现代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高科技采集记录方法,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文稿、音乐、图片、视频等,编辑转化成数字化格式,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建立完整有序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便于存储、检索和管理。四是虚拟重现和展示传播,即信息的解码过程,再现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与数字复原和再现技术将文化遗产的信息制成可视化虚拟产品,比如临清十六景、大运河原貌,实际重建可能耗资较大,利用翔实的历史信息开发虚拟旅游,可以供用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方面进行学习、交流与创新。五是信息的创新,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思维,在坚持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在艺术特征上凝练和强化,在表现形式上推陈出新,通过再创作来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如通过开发影视、动漫、电子游戏、文化创意产品,促使民间技艺文化、民间故事、民间音乐、娱乐游戏以及饮食文化等知识和技能的价值不断得到增值。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交网络传播

  社会公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智慧结晶,其"活态性"也决定了社会公众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社会公众的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在保护中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和承担职责的文化自觉,对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有重大意义。临清市的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公众参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文化遗产是民间组织自筹资金,自发的进行保护和传承。面对现代化环境的冲击,社交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会迅速增加传承主体的绝对数量,提升影响力,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传承、使用等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仅靠政府或个人很难全面深入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信息资料,利用社交网络技术引导社会公共的广泛参与可以最大程度节约和共享资源,解决信息孤岛和重复投入现象,同时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有价值的遗产可持续性的传承下去,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最需要的是一定社区或文化圈内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社会公众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是最好的保护。社会公众的参与有助于更大范围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获得社会共识最大化,为保护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在社交网络平台中,知识的流动强调协同的力量,通过组织设计和协作机制设计,构建大量由个体组成的社群系统,依靠群体协作能力创造和分享知识,使个人的隐性知识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外化,在人们相互沟通和共享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产生创新和增值,利用社群系统中用户的群体智慧和力量实现知识的产生和转化。在社交网络平台中,个人知识的外化形式是一个个的"微内容",即信息传播对象被分解成碎片化的数据元、信息元和知识元,如日志、评论、图片、朋友圈和收藏的超链接等。个人隐性知识由于微内容的灵活性和方便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外化,人人都可以参与社交网络中的活动,转发和发表言论、图片、链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互动。社交网络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出知识主体头脑中不易用言语表达传递的隐性知识,每个用户将自己的隐性知识经过处理和外化后,转化为易于学习和传递的显性知识进行传播和扩散,为社群其他成员所接收,通过"六度分隔"产生的聚合, 每个人的社交圈都不断扩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形成一个可信任的知识传播网络,促进知识的外化,群体中显性知识又进一步内化为每一个成员的隐形知识,完成知识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性、丰富性和地域性,比如工艺技艺和烹调技艺,文字、图片都无法完整记录,其创造行为实际上没有物质形式,只有活态传承才能有所发展,利用社交网络平台社会公众中蕴藏的大量隐形知识可以进行开发和扩散,从而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整体性保护",即连同它生存的文化土壤一起保护下来,同时又与社会的发展相并行,渗透到人们的精神、情感和生活形态中,体现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保护和传承。

  四、数字化保护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数字化技术虽然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保护手段,无疑也存在技术因素的风险,容易使文化保护不再纯粹,破坏文化生态平衡,或者由于商业压力过度开发而造成内容贫乏,另外因为国外的技术优势和价值观的冲击,容易使文化资源的来源地不能充分理解自身文化的数字化意义,导致文化风险。技术保护只是手段,技术只能为人所用,真正重视的应该是文化本身,通过客观、完整的数字化技术保护和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认识了解文化现象与存在状态,对数字技术需要把握方向性和文化立场,尽可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生意义,让其保留属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鲜活性和文化生态平衡,促进文化创新,充分体现文化的传承价值。

  临清市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系统尚无技术优势,当务之急需要建立一个标准的信息采集体系,包括照片拍摄的角度、规格、存档图像的分辨率、格式等各项标准。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用做法,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起草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 》,可以作为临清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在引进技术和资金时要加强文化保护意识和文化核心保密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和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内容包括网上多种信息资源、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馆的共享和传播,互联网上的用户可以跨越地域、跨越时空,随时随地浏览、下载、获取和传播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保密,以及传承人的经济利益。既要进行广泛交流和传播,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奇性,转化文化资源,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文化创意产业,又要掌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不被随意更改、复制 、"戏说"和滥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产业融合的工程,存在人才缺乏的风险,需要提高文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优势技术的应用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引进各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研发企业交流合作,鼓励跨学科研究和自主创新,逐步培养建立具备文化素养、管理素养、信息素养的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合理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景更为广阔,从而形成文化与信息、传媒融合的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高科技与文化价值结合的产业跨界交汇点,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要有知识产权风险保护意识,及时注册品牌商标和进行知识产权、版权的法律、技术和规范管理,使文化遗产上升为具有知识产权和资源资本属性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因为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领域相当广泛,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很难都用活态的传承永续于世,要对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内在含义、实际状况、发展趋势等做全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实际进行保护,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关管理与扶持政策制度,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吸收散落民间的信息资源,积沙成塔,同时引导多元化参与者共同建设、共享资源,节约投入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可以始于某一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资源建立,但不仅仅是关乎某项具体文化事项生存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关乎临清市的文化生态保护,只有在保护和唤醒这些"临清记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懂得人类的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本文为大众网特约专家撰稿,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