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临清田庄吹腔是流传于临清松林田庄一带的古老戏剧曲种,至今已有近300余年的历史,据考是由秦腔、徽戏、明清时曲吸收当地民歌而形成。1765年乾隆帝南巡回銮驻跸临清州,观看此剧,龙颜大悦,并赐名为“吹腔”流传至今。
临清吹腔
乾隆帝御赐吹腔
据传说,明末南宫有一个姓侯的人,在彰德藩王府唱“时曲”。李自成起义军进入河南藩王府,王府被烧,侯氏携眷属归原籍,子孙皆擅曲。乾隆年间,卫河决口,冀南灾情严重,侯氏四人流落临清、清平一带唱曲糊口。越两年,名声大震,官府也约其唱。乾隆三十年,帝南巡,回銮驻跸临清州,知府令其献艺,唱的平调【山坡羊】挂【序子】,听后龙颜大悦,问唱的什么腔调,侯氏回:“小曲”。帝曰:“你们用笙笛伴奏,唱的又是【山坡羊】,与扬州一带的吹腔韵味颇相似,今后就叫吹腔吧!”自此吹腔一名在临清、清平一带从此流传。至今田庄仍有侯氏后人居住,并在吹腔戏班中担任演职员。在吹腔戏班中任笛师的侯庆华就是一例,其父侯长岭、祖父侯金才、曾祖父侯瑞祥、高祖父侯老万皆擅吹腔。
另外,吹腔据考证也源于徽戏,徽调因受昆曲影响,去掉人声帮腔、锣鼓伴奏,代之以笛伴奏。曲牌中出现了笙笛伴奏的大小过门,并孕育着一些板式变化因素,改称昆弋腔。昆弋腔以吹调为名,逐渐形成一些简单板式,易名为“吹腔”。同时吹腔又源于秦腔。据传说四川金堂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俗名魏三)乾隆三十九年进京,一戏走红,名动京师,争相先睹。有“做官不做官,先拜魏老三”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大。另据载,魏老三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至嘉庆六年(1801年)之间,曾经多次进京,尤其是自扬州赴京,山东是必经之路,而运河名城临清是必经之城。“魏长生的梆子腔在北京未得到发展,却是发展到北京城外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份”,是源于秦腔一说的证据。
总的来看,乾隆帝御赐“吹腔”之名,已深深的留在人们对临清吹腔传承的文化基因里。
特殊文化成就吹腔
临清田庄,原属于清平县, 当地庙宇颇多,戏楼颇多。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庙会。“(清平县)庙宇林立,春秋佳日往往演剧赛神,年有定期,谓之庙会。每届会期则商贾辐辏,仕女如云,车水马龙,奔赴络绎,极一时之盛。”《重修清平县志》中记载“城西北田庄有社伙名‘吹腔’……声韵悠扬,颇绕古致,其舞式亦周旋中节。” 临清又地处鲁西平原,被誉为 “运河明珠”。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为原始吹腔的诞生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
田庄在嘉、道之间已经形成吹腔戏,不久传遍周围百余里,如孙伍营、水城屯、双庙、西庄、小薛楼以及夏津马堤、武城的杨堤、吕洼等村庄。自清代以来,年年演唱,风行乡里,在本村建有戏楼,名曰“观止楼”。可见其自古以来艺术氛围浓厚。嘉、道、咸三朝(1796—1861)是此地吹腔之繁荣期。在当地,孩子考上了大学、娶媳妇都会请剧团的演员过去,吹打演唱一番,参与乡民的直接目的是热热闹闹、助长人气、增添喜气。这些演出均为剧团成员自发组织,此类演出有其历史根源,受约定俗成的乡土文化主导着演出和社会活动,为吹腔传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珍贵的清代手抄剧本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室,珍藏着二函线装楷书田庄吹腔之剧本手抄本。这批清代吹腔戏又名“山东清平剧”的珍贵抄本,有的附录缮抄有年代。《摘锦录》后尚存有“道光三十年(1850年),新正上浣,漯阳郡延平田化龙淬锋氏题”的字样,抄录剧本二十余出;《雷峰塔》一剧,缀有“咸丰元年(1851 年)辛亥年云崧氏录本”,云崧氏名田魁荣;《虎牢关》的后注明“同治三年”(1864 年)抄写,署名松亭者抄录。田化龙、田魁荣等人抄录的剧本大部分保存至今,为吹腔戏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临清田庄原有清朝手抄剧本六本,现只有四本。一本在送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室做复抄工作过程中遗失。一本借阅至夏津马堤村吹腔剧团。剧本的出现,说明有文人系统性介入吹腔戏。“山东清平剧”的原始抄本六本,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室所藏的复抄本上看,剧目共计三十九出:如《雷峰塔》、《三姓合》、《韩江府》、《锯缸》、《凤凰山》《金家庄绒花记》、《王玉蓉思夫》、《十字坡拿兔(冯茂拿兔)》等。现存夏津马堤村的抄本有二十一出剧目:《戏谱杂集》抄写年代不详,但由于剧目与之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室所收藏的田庄抄本剧目一致,乃田庄借给马堤村的六本清朝抄本中的一本,并不是新发现的抄本。另外马堤村还有手抄单本:《佘堂关》、《韩江》、《灯盏子》(又名《三宝殿》)、《斩蝉》、《三姓合》等剧本,据说应是五六十年前的手抄本。
从剧目的详细索引可见,清朝手抄剧本的异常珍贵:一是剧本内容丰富。既有描写帝王将相的《挂龙灯》、《双封王》等剧目,又有描写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霄霆庙》等剧目。二是手抄本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抄本明确标示着道白和曲牌,为后人的演唱做了提示。三是文武戏都有。既有《游西湖》、《霄霆庙》等文戏,还有文武兼有的《白云洞》、《高老庄》等剧目。
吹腔传承剧目二十余种
据田庄吹腔戏剧团鼓师田世明记录,清嘉庆、道光两朝间,知名的吹腔剧团演员及剧本的抄录者有胡碧峰、胡攀龙、田化龙(即淬锋)、田魁荣(云崧)、田仁龙等。咸丰至民国初年,田庄村的吹腔处于比较兴盛的时期,知名的有吕金榜(外号老题,老生)、赵怀功、齐老玉、王老凤、侯老万(武生)等人。后来因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土匪猖獗,民不聊生,吹腔戏日渐衰落。解放前夕,田庄本村已经不能独立演出,只剩下夏庆岭(文武老生)、赵士凤(小生)、田廷义(青衣)、田文思(丑)、田长绪等为数不多的艺人,经常到聊城、莘县、清平等地和弦子戏班社搭班演出,同期也学习了一些新的剧目,补充了吹腔剧目。
1945 年冬,在临清田庄第一任党支书田庆申和共产党员夏庆龄、赵士凤、齐生香(笙)、田庆和(武场) 等人的带动下,田长海(武场)、田孟锡(老生)、田庆有(丑)、夏振河(笙、笛、三弦)、赵士昌(笙)、田文祥(小生)、田廷范(彩旦)等人开始学戏,置办了木板、沙蒿、芦席等搭台器材,从外村请来老艺人羊堤的董德明河杨文清教戏,进而吸收了一大批村民有赵金铸(花脸)、赵士喜(丑)、赵金平(丑)、赵金鉴(小生)、赵连吉(武生)、赵连仲(小生)、赵连洪(老旦)、田廷池(须生)、田长瑞(青衣)、田庆福(老生)、田长明(青衣)、田长久(小生)、田廷访(小生)、田长禄(丑)、田雨淑(花脸)、胡公田(净)、胡圭田等人加入演职队伍,能够演出二十几出传统剧目。
吹腔进京授予铜质徽章
1951年夏季,田庄吹腔艺人夏振怀、夏振河、田兆祥等人率队赴北京向中国戏曲研究院请教指导,受到时任副院长程砚秋的接见。并为他们的剧目《挂红灯》进行录音,还授予了“田庄业余剧团”铜质徽章,临别时赠送了服装、道具200 余件予以支持。全村人心振奋,纷纷要求入团,为购置道具捐献棉花 3000 多斤。剧团活动范围涉及夏津、莘县、武城、聊城等地。
50 年代后期,田庄吹腔剧团首次有了女演员的加入,丰富了戏班的人员构成。同期主要演员有:田庆坤(花脸)、吕子洋(武生)、赵连三(丑)、赵凤虎(小生)、田振海(花脸)、赵连元(丑)、路金梅(女、小生)、赵金梅(女、花旦)等人。“文 革”期间,使用吹腔唱腔演出样板戏,使得吹腔戏唱腔能够继续发展。
80、 90 年代,田庄吹腔基本以口传心授的传承法为主,即由本村的老艺人一句一句教授给村中的年轻人。乐队成员也是由上代艺人传授技艺所得。田庄几代可考证的吹腔艺人,都是以本村遗留下来的清朝庄吹腔主要以本村落为主要传承范围,但并不局限于血缘或宗族范围之内,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仍有传男不传女的民间传统,但这是大文化传统之下的普遍性别差异意识,并不限于田庄吹腔,不属于本土特有的传承特点。20 世纪 50年代中后期,进京聘请了老艺人刘廷臣对吹腔戏的武场伴奏锣鼓经进行改革,采用了京剧、梆子等剧种的锣鼓点头。
临清吹腔,这一具有秦腔、徽戏、山东民歌的混血剧种,历经风雨,百年不衰,靠的是旺盛的文化基因和这一方热爱文化的人们。通往北京的运河虽已断流,但生于这一方的吹腔演绎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人间悲欢却源远流长。(记者 高鹏 通讯员 韩银亮)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