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
一部电影能有多烂,一部叫《房间》的电影告诉你答案。这部影片耗资600万美元,首周票房仅有1800美元。在北美的权威打分网站IMDb上,评分仅有3.5(满分10分)。两个小时的片长,只讲了一件事情,银行家约翰尼发现自己的未婚妻和好兄弟出轨,为情所伤的他,最终饮弹自尽。
全片充斥着毫无逻辑的情节、对白,以及假到令人发指的特效。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么一部超级“烂片”却赢得众多粉丝、备受追捧。不仅每年都会举办观影活动,还被影迷们欢喜的称为“烂片之王”。追根溯源,这一切都得从这部史诗级烂片的灵魂人物,导演兼男主演托米·韦素说起。
《房间》是韦素的导演处女作。在这之前,他没有任何电影拍摄经验。韦素的早年经历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靠做生意起家,也有人说他是东欧的偷渡移民。但总之,《房间》600万的投资,都是他自己掏的钱。
财大气粗的韦素为了“电影梦”不惜一掷千金。当时,数字摄像机刚刚兴起,它比传统的胶片摄像机更轻,也更清楚。刚刚“入行”的韦素实在搞不清楚二者的区别,索性一样一个,直接买。而当时即便是最顶尖的制片厂,也只是租赁设备。因为一台摄影机,仅造价,就高达数十万美元。
特效也是如此。因为剧本要求,片中一场戏,场景设置在天台,韦素却嗤之以鼻,执意要用绿幕完成,而最终呈现到大银幕上的,却是烂到掉渣的特效。
如此的桥段,比比皆是。
令人发指的还有毫无逻辑的对话。影片的剧本,据说有500页之长,但几乎所有的台词都会以Hi打头,并以That’s the idea结尾。
除了台词,还有道具。作为片中最重要的道具——勺子,几乎出现在了片中的每个场景里。无论是片中角色家里的装饰画,还是桌子上放的照片,几乎全都是勺子。而这个经典的“勺子”梗,也成为了此片死忠粉的“致敬”方式。每次放映后,他们都会扔出一把勺子,以示再一次完成了看片“挑战”。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