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山东新闻

站内搜索:
济宁303所“最差农村小学”改造有盼头了

作 者:姬生辉 来 源:齐鲁晚报 2011-08-17 13:38:00

这样的操场让人看起来很心酸。

最主要的体育设施却是残疾的。

这是孩子们的乒乓球台。

教室里的桌凳已很破旧。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早在“普九”期间,村民集资建设了一些标准低、质量差的农村小学,这些学校如今多已年久失修,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些学校被称为是农村小学的教学点,如今它们还有303所,成为最差的农村小学。16日,济宁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点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布局,逐步改善其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

  农村小学教学点亟须改造

  “全市现有农村小学1222所,在校生34.2万人,教职工2.3万人。其中,教学点303所,占24.8%;在校生3.2万人,占9.4%;教职工2166人,占9.5%。就前段时间摸底调研情况看,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校舍状况差,装备条件基本空白,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点办学条件,任务艰巨,刻不容缓。”16日,在济宁市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点办学条件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调度会上,济宁市教育局长闫志强直言。

  闫志强局长说,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济宁市农村小学教学点办学条件,要从学校设置规划、建设用地、校舍建设、装备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达到标准化。目前,济宁市农村小学教学点校舍大多是“普九”期间村民集资建设的,标准低、质量差,并多年久失修。

  闫志强在会场上宣读了近日排查统计结果的部分内容:农村小学教学点存有D级危房2784平方米,破旧课桌凳11532套,不安全因素门窗17103平方米,256所教学点学生用计算机是空白(占教学点总量的84%),91所教学点教师用计算机是空白,292所教学点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仪器、图书、体卫艺器材破旧短缺,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师资力量更是严重不足,2117名专任教师中,1056人属于高中段及以下学历,占50%,均为民师转正教师,年龄接近退休或学校因师资不足又返聘的退休教师。

  “实施教学点改造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需要。”闫志强说。

  逐步提高教学点师资水平

  《意见》提出,由于济宁市存在湖区、山区、滩区、库区,农村小学教学点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各县(市、区)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特殊情况,使其享受同等政策待遇。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新招考小学教师到教学点任教。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教师帮扶支教制度,实行城区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支教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教学点师资整体水平。要将教师和学生评先树优的名额,按比例定向分配给教学点。要为教学点师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竞赛和大型活动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整合农村小学教育布局,合理调减教学点也被提上议程。《意见》中强调,依据“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加快加大撤并教学点的力度,把部分教学点撤并到具备调减的附近定点小学。每撤销一个教学点,济宁市政府奖励5万元。同时,鼓励县(市、区)创办寄宿制小学,为服务半径超过2公里又不方便回家的学生提供食宿,积极引导义务教育段学校建设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提倡县(市、区)政府购置校车、校船接送学生,市政府依据情况给予奖励。

  保留下来的教学点四年内达标

  从2011年到2014年,全市规划保留的142所教学点将达到《山东省普通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其中,2011年,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完成更新课桌凳任务,资金由济宁市财政负担。同时,完成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不安全门窗更换工作。农村小学教学点21万平方米校舍,每年规律性产生的15%的危房,需重建的D级危房约15%,需加固维修的C级危房约10%,所需资金由市、县按照比例分担。

  教学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要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2011年至2014年,济宁市政府对校园环境治理好的教学点给予奖励,每年约60所,每所奖励2万元。2012年底前,对2014年规划保留的教学点,按标准配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完成仪器、图书、体卫艺器材配备;所需资金市、县按照比例分担。

  《意见》中还提出,农村小学教学点公用经费将进行补助。2014年前,全市教学点生均公用经费以省定基本标准上浮30%,所需资金市、县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担比例分担。市、县分担比例为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曲阜市、邹城市、微山县46:54,泗水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82:18。教学点撤销后,上浮政策延续两年,其资金划入教学点并入的定点小学。

编辑: 高娜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