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比普通台风
“寿命”高出一倍多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梅花”是一个典型的多系统共同作用的台风系统,看似偶然的“百变轨迹”中有必然。“梅花”可说是一个“长寿”台风,其“生命史”至少在12天以上,比一般台风的“寿命”高出一倍多。
这个“梅花”很有个性
“梅花”台风很有“个性”。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王晓峰对记者说,它至少有四大特点让专家关注。
一是“寿命长”,比台风的平均寿命超出一倍多。从7月28日14时开始进入气象编报系统,直到8月7日12时仍具有相当强度。
二是“组织能力”较强,能把大片云团组合起来,生成之后在短时间内就由强热带风暴不断升级为超强台风,在前期北上过程中虽有一次减弱,但经过一次“置换”后再次加强。
三是“性格合群”,周边多个系统都对之产生作用,受到多个小高压的包围。在其整个移动过程中,几个系统各自的演变和相互的影响“值得认真地还原和研究”。
四是变化多端。从其已有的路径图可见,先是西折,后是北上,“转折的路线”比较生硬,让人很难捉摸。从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几大全球主要气象预报机构的预报情况来看,都是“一变再变”,不断地调整。
王晓峰说,“梅花”的个性中有“共性”,关键的一点就是多系统的相互作用,这是其路径变化、移速变化等“百变”特征的根本原因。
“梅花”带来
非对称性风雨
“梅花”此次对上海等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风雨影响,也很有特点。专家说,以往,台风的风雨影响一般都是“配合着来的”,风大往往雨大,风小往往雨也小。但这次却不同,“风与雨的不对称十分明显”。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提供的实况数据,从6日深夜到7日清晨,在“梅花”影响上海的高峰期,上海全市明显感到了“梅花”风的威力。市区的阵风普遍达到7至8级。沿海地区的风力更强,一度达到11至13级,局部地区出现了与台风中心相当的狂风。气象专家说,在上海近海的海礁上,甚至测到了14级的极大风速。与“风的威力”相比,“雨的影响”相对比较轻。
王晓峰向记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台风是一个饱含着水汽的“圆柱体”。“梅花”在其旋转着移动的过程中,周边的副热带高压中的干空气就会被卷入,台风西北象限的水汽体系就会减弱,其结构就不对称了。上海等沿海地区正对着其水汽相对不充分的部分,所以雨的影响较轻,但台风的强度还是保持着,“风的影响就十分强劲”。 据新华社电
上海躲过
“梅花”正面冲击
转移31.2万人创纪录
据新华社上海8月7日电 7日早晨,早起的上海市民看到洁净的马路和有序的车流时,也许没有想到,台风“梅花”已在凌晨如期而至,以最近仅280公里的距离与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擦身而过。
7日中午,随着“梅花”逐渐远离,上海中心城区因防御台风而撤离的人员开始陆续返回原居住地。据统计,此次上海共安全撤离转移各类人员31.2万人,创下上海防汛史上单次台风转移人数之最。
6日深夜23点至7日凌晨2时,上海两大机场和城市交通系统正在密切合作,抢在台风到达上海之前让4000多名旅客安全回家。
辽宁
撤出3万多游客
截止到7日下午,辽宁边防总队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已经从辽宁沿海一线各旅游岛屿撤出3万多游客,转移货轮3000余条,紧急安置、固定渔船8000余条,转移危险地带渔民2000余人。
江苏
遭遇12级大风
江苏东部地区已经出现7级以上大风,启东7日8时出现最大风速33米/秒的12级大风。江苏沿海的启东、海门、通州、如东、海安等地防汛抗台指挥部已进入一级战备。
安徽
局地出现大暴雨
受台风“梅花”外围和西风带东移低槽共同影响,8月6日6时至7日6时,淮北、江淮之间局部、皖南山区东部降小到中雨,局地暴雨、大暴雨,数个站点降雨超100毫米。
上海
关闭两座大桥
从6日下午3点起,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已经关闭,该大桥从上海芦潮港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另一座跨江大桥——上海长江大桥也在7日4时30分关闭。
此外,从7日凌晨开始,上海市域高速公路已经逐步实施限速,限制时速为40公里、60公里、80公里不等。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