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山东新闻

站内搜索:
山东援建北川述评:山东精神在淬火熔炼中升华

作 者:王学文 贾瑞君 来 源:大众日报 2011-05-12 05:22:00

  □ 本报记者 王学文 贾瑞君
  
  (一) 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四川灾区,来到山东援建的北川,总理动情地说:“感谢山东省委、省政府,感谢山东人民帮助北川的建设,山东支援北川的建设搞得非常出色,很有特色,质量也很高。”
  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完成,回望荡气回肠的大援建,山东人奋力担当的身影为总理的话作出注释:山东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援建机构,第一个进入灾区对接援建,第一个完成一期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山东援建了“恢复重建任务最重、要求最高、时间最紧”的地区…… 
  伟大行动缘自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行动。多少年后,在时光侵蚀下,山东援建的建筑也许会变旧,道路也许会磨损,但惟有这伟大精神依旧熠熠闪光,历久弥新,激励后人去做丝毫不逊于他们先辈的大爱壮举。  
  (二) 这伟大精神是什么?这就是: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勇挑重担、一往无前,团结协作、人可胜天。
  这种精神,既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凝聚升华,更闪现着三万多名援建大军的人格光芒,它为齐鲁精神文化宝库增添巨大财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这种精神,是山东援建大军在北川废墟上创造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今人和后人从援建大军身上最可汲取的力量。
  (三) 这是一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在5000年齐鲁文化中,急公好义的血液一直汩汩流淌;在新时期山东精神中,忠诚和奉献是山东人永不褪色的承诺。当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当援建北川的号令传来,齐鲁儿女的这种精神在关键节点上璀璨绽放。
  省委书记姜异康强调:“对口支援北川,就要把北川当成我们一个特殊的县来看待,北川的事情就是山东的事情,要举全省之力来支持。”近三年来,姜异康书记先后三次到北川指导援建工作。姜大明省长表示:“山东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援建北川的目标不会变、决心不会变、力度不会减。”近三年来,姜大明省长四次到北川考察指导。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崔学选,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北川,为抢工期先后四次错过体检,等到医院检查时已是结肠癌晚期。滨州援建人员宁可刮破皮肤撒盐止痒,临沂援建人员宁可在创口抹高度酒和大蒜止痒,也不停工治疗湿毒症;数千名援建人员在过年时朝老家方向鞠个躬,回转身来继续干活……
  大灾面前不提要求,不讲条件,自己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援建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埋头苦干,流血流汗,无怨无悔,这就是舍小家顾大家、舍一人为万人的忠义肝胆山东人。
  这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刻在了山东援建北川的每一座楼房、每一条道路、每一间工厂上,也刻在了北川人民心田上。
  (四) 这是一种科学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山东提出了“科学、务实、和谐”援建的理念。在务实中做到开拓创新,通过开拓创新保证科学务实,推动工作高质高效进行,这是山东援建的一个鲜明特色。
  援建伊始,山东就派人跑遍北川的山山水水,对援建作出科学规划;在施工中既抓速度,又抓质量,既抓施工过程,又抓后续保障,做到科学组织、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把产业援建纳入援建整体规划,高标准建成工业园、商业步行街、农业科技示范园,不仅使北川人民有房子住,还有工作干、有钱挣。山东创造性实施了人力智力支持工程,把北川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轮训一遍,为北川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北川县委书记陈兴春说,实实在在的山东人,是切切实实给北川办事。
  谁也没想到,在北川盖楼修路的山东人,还在这里建起了砖厂,并以砖厂为依托,创新了建材供应机制。有细心人统计,山东人先后创新了项目援建机制、援建方式、建管方式……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援建模式。依靠开拓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总是把创新精神落实到山东人到过的每一个地方、贯彻到山东人做的每一项工作中,使包括援建在内的工作做得富有特色、富有成效。 
  (五)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精神。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时代强音,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施政理念和主抓工作。山东援建者以对灾区人民的无疆大爱,把民生放在援建的突出位置,把“以人为本”书写在援建的每一处工程中。在农村援建中,优先抓好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解决受灾农户过冬居住问题;在乡镇援建中,优先搞好学校、医院、文化站、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新县城援建中,优先开工安居房工程。
  震灾发生两个月,山东就将第一批对口援建资金7.2亿元拨付北川,补助灾民维修和重建永久性住房。在震后第一个春节前,北川所有农户都搬进了新家。仅用一年时间,山东援建人员就全面恢复了北川22个乡镇的“水、电、路、医、学”等基础设施。时任桂溪乡党委书记的廖凯观察到,山东对民生设施的援建水平超乎想像:“我们现在的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比震前至少跨越了20年到30年。”
  建筑质量是灾区人民最关心的事,更是山东援建人员施工中最重视的工作。他们提出,对建筑质量只有要求的不够,没有要求的过头。淄博援建的永昌小学,平均每平方米用钢筋84公斤,是平常钢筋用量的1.5倍。当地人说,没见过这样干工程的,钢筋密得连鸟都飞不过去。是的,只要为了学生安全、民生第一,有多少这样“没见过”的干工程方式山东人创造不出来?有多少这样“没见过”的高质量工程山东人打造不出来?
  (六) 这是一种勇挑重担、一往无前的精神。齐鲁儿女自古就有千斤重担肩上挑的担当精神,自古就有为了肩头重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5·12”地震,震中在汶川,重灾在北川,北川新县城,是整个地震灾区惟一异地重建的县城。中央把最重的援建任务交给了山东。胡锦涛总书记指示:“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再造一个新北川”。面对重托山东没有一点犹豫。
  有的乡镇山高谷深、道路不通,就绕行700公里从邻县进入。有的工地路窄坡陡、车辆难行,就赶着骡马运输。大型设备用车运不进去,就肩扛人抬;施工车差点掉进悬崖,就倒回来继续开。 
  在全国同等条件县城建设中,北川新县城建设开工项目最多、建设速度最快、建设人员最多、施工组织难度最大。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2个项目同时开工,3万多名施工人员、500多台车辆、260多座塔吊昼夜运转。谁人见过这种高强度的施工?哪里有过这种大密度的施工?山东人和北川人见证了,山东人和北川人组织实施了。这是一种难得的人间奇迹!而另一个更大的奇迹从这个奇迹身上诞生了——仅仅一年零四个月,一座新县城就从山东人和北川人手中脱然而出。
  这是用血汗书写的“山东速度”,这是用科学铸就的“山东质量”,这是以大爱锻造的“山东品牌”,而这一切又浓墨重彩绘就了勇挑重担、一往无前的“山东形象”。
  (七) 这是一种团结协作、人可胜天的精神。大灾面前最强调的就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将自然灾害击退,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且以巨大的经济社会进步补偿我们的损失。这是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抗击灾害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已在几千年抗灾实践中上升为伟大的民族精神。
  具有急人所难文化性格的山东人,在历史和当今时代一次又一次自觉践行这种精神,为民族精神的形成一次又一次添薪焙火。在北川新县城建设中,山东投资占新县城全部建设项目的近90%,可以说很有“发言权”,但山东援建人员总是充分听取北川方面的意见——每一个项目只有在他们说同意后,才开工建设;每一处工程只有在他们说满意后,才竣工转场。山东总是周到地处理好与当地省、市、县的关系。在内部则注意做好前后方的协作配合,处理好与各市的关系,加强与省直各部门的沟通。与人为善的山东人,总是善于团结各方,将上下左右攥成拳头,形成援建的最大力量,达到援建的最大效果。
  (八) 这种精神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体现。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成果,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灾后援建是抗震救灾的延续,它所映射的精神是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体现,并且在新的实践中发扬提升、赋予新的内容,形成同样令人感佩、同样有力量的精神财富。
  山东援建大军在工作中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科学务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温家宝总理曾嘱托把北川新县城建成“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标志”,如今北川新县城巍然屹立天地间,它在告诉世人:山东人无愧于总理的嘱托,他们重建了体现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标志性城市,而他们的伟大行动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又何尝不是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体现? 
  (九) 这种精神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凝聚升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长在泰山脚下、黄河岸边的齐鲁儿女,自古就形成了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时期培育了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这种优良传统和新时期山东精神,影响规范着齐鲁儿女的行为,赋予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也许体察不到这种力量,但当灾难来临、同胞受难之时,它会在瞬间爆发,凝炼升华,转化为强大的力量。山东援建就是记载这种力量的丰碑,援建北川就是体现这种力量的史诗。北川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北川人民那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都是饱满丰盈的信证!
  山东精神在淬火熔炼中凝聚升华,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充盈丰满。
  (十) 我们在付出中收获。
  援建有时限,精神无逝时。援建北川的精神财富,正在转化为推动山东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动力。你听到铿锵的脚步声了吗?你看到奋进的身影了吗?正有更多的身影汇聚到这意志和力量的洪流中,汇聚到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方阵中,向前!向前!

编辑: 解西伟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