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水厂工艺改造后,每天20万吨出厂水将达直饮标准,新增工艺使原水更纯净
鹊华水厂工艺改造今年6月底竣工,届时出厂水可达到直饮标准。新工艺将对哪些设备升级改造?黄河原水中的小颗粒泥沙、过量有机物、土腥味如何彻底清除?出厂水中的杂质能降低多少?近日,记者到鹊华水厂实地探访,对此进行一一解答。
引入污泥回流,小颗粒杂质“难逃”
位于二环西路附近的鹊华水厂内,挖掘机、打桩机发出阵阵轰鸣,工地上穿梭的工人紧张地忙碌着,为了使省城市民喝上口感更好的饮用水,鹊华水厂一期工艺改造正在进行。
据了解,鹊华水厂原有工艺是对黄河原水进行常规处理,原水入厂后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步骤就可以出厂。本次工艺改造,主要是对净水过程中沉淀和过滤两个环节进行升级,并新建臭氧站和活性炭吸附池,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黄河原水入厂首先进入普通的沉淀池,操作人员加入絮凝剂“包裹”泥沙,将形成的大块杂质沉在池底。“原水水质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入厂原水浊度低,老的处理工艺就会遇到难题。”这位负责人说,大家一般会认为,原水中杂质越小越少,水质净化越容易,其实不然。“水
中的泥沙颗粒细小,就会悬浮在水中,絮凝剂只能“包裹”大颗粒泥沙,对这些小颗粒杂质往往束手无策,使净水效果受到影响。”
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净水工艺改造完成后,沉淀过程将升级为高密度沉淀
池,与之前的普通沉淀池相比,引入了污泥回流装置。原水加入絮凝剂后,混杂着泥沙沉入池底,污泥回流装置会将池底的污泥重新打出来,混入池中原水,将悬浮的小颗粒杂
质变大,以便于与絮凝剂融合进行沉淀。
新建臭氧站,专门对付难处理的有机物
“新工艺中新建臭氧站,还将专门对付原水中难处理的有机物。”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表示,让原水接触臭氧,这在老工艺中是不存在的。根据原水中有机物含量不同,臭氧站提供臭氧的方式也有两种。
其中一种情况是原水中的有机物和腐殖质数量多,块头大,在原水进入沉淀池前,操作人员就会通过阀门控制,提前加入臭氧,对有机物进行预氧化,不好消化的有机物和腐殖质将被臭氧一一“打碎”,从而提高沉淀池的净水效率。
如果原水中有机物没有异常,预氧化这个程序就可以省略。原水经过絮凝沉淀后,再进入臭氧接触池,此时臭氧将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更为精细的分解处理。
老百姓经常说,喝黄河水有股土腥味。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强调,新工艺中还增加了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臭氧接触池送出来的水经过活性炭吸附池,水中的土腥味都会处理掉。“出厂水无异色异味,以后老百姓蒸米饭味道更香。”
气水联动反冲,冲洗滤料就像洗衣服
走完前面沉淀、氧化、吸附几个环节,黄河原水已经一层层“脱去”泥沙,最后过滤池再对其进行精加工。
据介绍,鹊华水厂过滤池最底部为承托层,分布着5层鹅卵石,从下到上依次变小。承托层上面是滤料层,铺着天然石英砂,它们就像“网眼”密集的筛子,需要精加工的水到达此处后,经石英砂过滤,最后残留在水中极为细小的污泥也被“刮掉”。
“但时间长了,过滤下来的污泥逐渐堆积,在石英砂上面形成一层封闭膜。”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说,如同筛子眼儿被“锈住”了,过滤将无法正常进行,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将清水从过滤池底部注入池中,冲洗筛子(石英砂滤料),这叫做反冲。
鹊华水厂一期改造之前,原有的过滤池只能通过人工进行单水反冲,效果不理想,但改造后的“V型”滤池能全自动进行气水联动反冲,不仅冲洗更彻底,还能保护滤料(石英砂)。
首先将清水从底部注入过滤池中,使滤料膨胀,这相当于洗衣服时把衣服先用清水浸透。然后向过滤池中加气体,使滤料(石英砂)上下左右运动起来,加大滤料(石英砂)之间的摩擦,就像洗衣服时反复搓洗。最后再向过滤池中注入清水,对滤料(石英砂)侧面横扫,将“搓洗”下的污泥冲走,也就是洗衣服时最后的漂洗。
一吨出厂水含0.1克杂质,达直饮标准
过滤后的水到清水池中加氯消毒,最终出厂进入千家万户。从新工艺净水过程中可以看出,黄河原水中含有大量泥沙等杂质,但经过层层把关,各种杂质被沉淀一部分、打碎一部分、吸附一部分、过滤一部分,最终水质将极大提升。
“最开始是喝上自来水,到喝够自来水,现在是要喝好自来水。”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说,净水处理的国家标准是浊度不超过1度,这意味着1吨水中含有的杂质不超过1克。“鹊华水厂工艺改造之前净水处理浊度约为0.27,等改造完成后,浊度就可以降到0.1,一吨水中含有杂质不会超过0.1克,出厂水能达到直饮标准。”有关负责人说。
工艺改造完成后,鹊华水厂每天将向城北供水20万吨。那是不是家中的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能直接喝了?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期待。但是鹊华水厂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出厂水还要经过供水次管网及二次加压等环节才能送到居民家中,出厂能直接喝的水,到了居民家中最好烧开之后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