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报道
本报利津讯 “这里原先是一片荒碱地,种啥啥不长,佟福兴建起8个食用菌大棚,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利津县北宋镇大牛村支部书记王进忠指着蘑菇大棚说。该村村民佟福兴看准了这片无人问津的荒碱地,投资 100 万元,建设了集科研、育种、试验为一体的标准化科研基地。一年时间,就让昔日只长杂草、蛤蟆叫、蚊子飞的荒碱地,变成了蘑菇飘香的“聚宝盆”。
北宋镇以节约用地为原则,实施荒碱地开发工程。坚持边开发、边利用的做法,承包到户,走出了一条节地挖潜新路子。自 2008 年以来,该镇拆迁了高家村旧宅基地,建成了 460 亩西瓜种植基地;对张家村荒碱地进行整理,建成了存栏10万只的肉鸭养殖基地。据了解,该镇已从荒碱地、废坑塘里拣出了 8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