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药学会联合发布《2010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显示,79.4% 的居民有自备抗菌药物的习惯,滥用抗菌药问题居于错误用药行为的首位。10月29日,记者调查发现,岛城七成多市民家中自备抗菌药,九成感冒患者就诊前已服药。
感冒患者就诊前已服药
今年4月份,70多岁的刘老汉患了感冒,一直咳嗽,药店工作人员说可能是有点支气管炎,推荐使用复方新诺明。老人在使用两个多月后,发现小便越来越困难,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肾功能衰竭。
“绝大多数感冒发烧的病人在来医院之前就已经用过药了,这个比例能占到九成 ,甚至更多。”据市立医院呼吸科一名医生介绍。10月29日下午,记者在市立医院东院呼吸科室看到,在一个半小时时间里,医生共接诊了十多名患者,其中只有一名患者在就诊前没有服用任何药物。记者从市儿童医院、401医院、青医附院、海慈医院、第八人民医院了解到,医生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九成感冒患者就诊前已服药。
超七成市民自备抗菌药
记者随机调查了30名市民发现,几乎所有市民家里都自备一些常用药物,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以及创可贴、碘酒等外伤用药比较多见,一些老年人家里则多自备心血管类药物。记者咨询发现,其中超七成市民家中自备抗菌药,如阿奇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克肟、阿莫西林、莫西沙星等,当自己或家人感冒发烧或发炎时,多数市民会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普通的小感冒在家吃点药就好了,嗓子发炎的话就吃点消炎药,也不需要去医院,而且上班也没时间去医院。
■提醒
不分病情滥用药容易产生耐药性
市立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闫美兴介绍,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市民必须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才能分辨是哪种感冒,否则自行服用抗菌药会造成抗菌药物滥用,容易产生耐药性。
血常规检查是一个重要的区分手段,一般情况下,细菌性感冒表现为白细胞数上升、中性粒细胞数升高,病毒性感冒则是白细胞数下降、淋巴细胞数升高。据市立医院呼吸科张医生介绍,有时候这两种感冒的血常规也有表现不明显的时候,区分这两种感冒需要综合考虑,这与病情轻重和个人体质有关。“病毒性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即使不用药,过一段时间也可以自己好,但具有一定传染性。而细菌性感冒一般都需要通过药物的治疗才能痊愈,传染性不及病毒性感冒。抗菌药只对细菌性感冒有效,对病毒性感冒效果不明显,同样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性感冒,而对细菌性感冒无效。”张医生介绍,病毒性感冒可以使用感冒冲剂、清开灵等感冒药,细菌性感冒可以使用一些抗菌药物,比如头孢类、阿奇霉素等。 记者 韦丽丽 本报见习记者 陈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