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悬在地球大气层边缘的景色。(焦立中 摄) |
|
焦立中被授予山大"名誉博士"称号。(记者 王媛 摄) |
|
|
□本报记者 尹玉涛
与人交流时永远带着微笑,说一句汉语经常会蹦出一两个英语单词……这位健壮睿智、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就是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华裔宇航员焦立中博士。10月12日上午,祖籍山东的他被山东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并举行了报告会,会后记者对他进行了专门采访。
最传奇 曾四次升空六次太空漫步
“ 我八九岁的时候,就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那是受了人类成功登月的巨大影响!”焦立中博士笑着说,他1960年8月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这使他萌生了当航天员的梦想,进大学后就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出了申请。据焦立中回忆,当时申请的有2500多人,最后录用的只有23人。
早在1986年,焦立中就曾提出当航天员的申请。1990年,他终于从2500多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美国宇航局受训。1991年,焦立中通过了美国宇航局体能、心理测试各方面的严格甄选与考核,成为一名正式航天员。
“我34岁时第一次乘飞船升空,先后六次在太空行走!”焦立中说,他先后作为任务专家搭乘“哥伦比亚号”、“奋进号”、“发现号”航天飞机和作为空间站站长搭乘俄罗斯“ 联盟号”宇宙飞船四度升空,六次太空漫步。
最神秘 太空里每天也要跑步两小时
神秘而遥远的太空什么样?在太空里漫步啥感觉?在与山大学子面对面交流时,焦立中为在场的学生展示了不少自己在太空里拍摄的照片。
“空间站是我们的办公室,也是我们在太空里的家。”他介绍说,成为一名宇航员首先要具备强壮的体魄,在太空里他和队员们也会通过跑步机每天锻炼2个小时。
“在太空里因为失重的原因,一些难事会变得轻松,比如挪动一些比较重的东西!”焦立中说,但经常会丢失一些小东西,这些小东西一放在桌子上就会自己飞走。
最难忘 看到地球感觉自己像颗卫星
“2000年10月11日,我正在太空行走,那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太空行走!”焦立中说,太空漫步可不像在地球上出去逛街那么简单。当时,他“挪”出宇宙飞船船舱,依靠飞船的一只“手臂”牵引,准备从飞船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焦立中现在回忆起来还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当时看到了地球上的陆地、大海、山川,看到地球正在太空里转动,“那感觉真是太奇妙了!那时觉得自己也像一颗太空里的卫星!”
在焦立中15年的航天生涯中,太空停留总时数达到229天7小时38分5秒,离舱太空行走累计36小时,创下多项第一: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名担任国际太空站站长的华裔宇航员,第一位为美国总统选举从太空投票的宇航员,在太空一次性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之一。
最温柔 曾把浪漫带到太空中
记者采访焦立中博士时,一个漂亮的“洋娃娃”拿着玩具扑到了他的怀里,这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立即俯下身去轻声询问,孩子稚嫩的话语逗得他哈哈大笑,这个还不到4岁的小男孩是他的一对混血儿龙凤胎中的一个。
焦立中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他们的这种幸福和浪漫也被他带到了太空中。焦立中说,航天员要承受与常人不同的压力,需要天赋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但其生活充满成就感,也很浪漫。
他曾经戴着结婚戒指飞往太空。而妻子还准备了一个特别的太空“关怀礼包”,其中有他最喜欢的零食和照片等。
最真情 太空里的代号是“山东”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历史上,前后有4位华裔宇航员,分别是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和卢杰。其中,焦立中是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华裔宇航员,也是第一位国际空间站华裔站长,可谓“超级宇航员”。可很多人不知道,在太空里他的代号叫“山东”。
“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山东人,我用这个代号也是很正常的,我永远记得父母的故乡在这里!”焦立中对记者说,他的祖籍在菏泽市东明县焦楼村,父亲焦祖韬博士曾是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研究员兼欧洲宇航中心顾问,焦立中的母亲朱青筠出生于青岛,是位化学工程博士。1960年,焦立中出生于美国,但他一直对中国和山东特别向往。2006年,焦立中第一次跟着父母回到山东,并到菏泽和青岛看了看。
10月12日,焦立中带着妻子和一对可爱的儿女再次来到山东,并被山东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焦立中说这一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在父母的故乡被授予这种荣誉。
◎相关链接
焦立中简介
祖籍山东菏泽,1960年8月28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焦立中的父亲出生于山东菏泽,母亲出生于青岛 ,于20世纪50年代由台湾移居美国。
焦立中于198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5年和1987年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美国Excalibur Almaz私人载人航空公司执行副总裁。
他是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华裔宇航员,也是第一位国际空间站华裔站长。2005年 12月焦立中离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09年6月至9月,他又被白宫任命为美国人类航天计划回顾委员会成员,并于近期成为美国宇航局顾问委员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