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以刘海军为首的青岛市涉案人员最多、涉案金额巨大、涉案罪名最多的涉黑组织犯罪案,在莱西法院集中宣判,此案引发社会各界关注。7月31日,记者赶赴莱西探访莱西检察院专案组,了解到专案组与涉黑团伙及其辩护人鲜为人知的幕后较量,在26名犯罪嫌疑人突然集体翻供时,检察人员如何让他们集体“口服心服”。
庭审现场集体翻供
莱西市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周见春告诉记者,刘海军(曾经营天上人间娱乐场所)涉黑案在刑法上属于行为犯,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对社会公众心理造成了强制压力,涉及罪名认定、证据固定等诸多难题。
“第一次见面时 ,来自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称他曾参与重庆涉黑案的辩护。”莱西检察官扈建洲说,首犯刘海军从北京聘请了两名律师做辩护人,办案人员知道遇到了强大的对手。
“第一次庭审即宣读起诉书阶段,法庭上很平静,可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进入法庭调查时 ,26名犯罪嫌疑人集体翻供。”检察官说,犯罪嫌疑人都称自己受到公安民警的刑讯逼供和诱供。“在这种情况下,现场19名辩护人都为被告人做无罪辩护,刘海军的两名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提出的犯罪指控,每项都有异议,认为罪名不成立。”周见春说,庭审第二天现场博弈激烈,始终充斥着很浓的火药味。
看了录像乖乖认罪
周见春告诉记者,他们随后在庭上出示了大量犯罪证据 ,其中包括89个讯问光盘。办案人员一口气播放了57张同步录音录像光盘,最先放的是刘海军的供述光盘。“仅他一人就录制了28张讯问光盘。”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当检察官放到接近一半时,现场的辩护律师坐不住了,都称不让检察人员继续播放了。
现场,为刘海军提供辩护的两名律师当面提出抗议,称他们没有看到证据目录,公诉人员是在搞证据偷袭。“你们是自己疏忽,为什么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都复制了讯问录像?”面对检察官的质疑,两律师不置可否。检察官胡战国告诉记者,此时 26名被告人的心理防线被彻底瓦解,都表示对所犯罪行认可,“扎实的证据和补充证据都无懈可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何一个月后才宣判
“一开始犯罪嫌疑人集体翻供,后来又集体承认犯罪事实,以致于有的犯罪嫌疑人当场流泪。”检察官告诉记者,6月27日是法庭辩论的最后一天,当检察官当庭读完公诉意见书时,打动了参加庭审的一些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方某和张某等当庭落泪,有悔过表现。”专案组的公诉意见书起到了感化作用。办案时,检察官发现,该案有多人是“80后”且为单亲家庭,从小由于父母离婚或家庭遇到其他不幸,导致他们提前辍学,整天无所事事,分辨是非能力差 ,最后误入歧途,一直跟着犯罪分子混迹。
“此案为何中间拖延了一个月,在7月26日才宣判?”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刘海军称自己被公安机关刑讯逼供受伤,要求做法医鉴定。经过法医鉴定,刘海军身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伤情,因此拖延了一段时间。
检察院创造多项纪录
“从来未办过涉黑案件,没有可以借鉴的办案方式手段等,一切只能从头做起”,周见春告诉记者,刘海军涉黑案涉及罪名认定、证据固定等诸多难题。“本案最大的困难是刘海军为首的涉黑团伙经营账本没有了,证实犯罪所得证据缺失,管理账本的出纳跑了”,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刘海军的对象陶某管理账本,经查账本销毁了一部分。
“我们10天内审查完公安机关报送的证据材料等,7天时间讯问提审完26名犯罪嫌疑人,7天时间制作了审查报告和起诉书,6天时间做好出庭举证预案。”莱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案创造了莱西检察院多项历史:完成史上最长的 744页的审查报告,完成最长74页的起诉书,完成最大的 70余万字的出庭预案,完成9000多字的公诉意见书,制作好200多页的证据目录,直接追加了20多起犯罪事实等。记者 刘纯来
■案件进展
两成员落网三人欲自首
半岛都市报8月1日讯(记者 刘纯来) 备受社会关注的“莱西打黑第一案”又有最新进展:涉黑团伙两成员已经落网,另有三人准备投案自首。7月31日,莱西市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周见春告诉记者,“落网的两名成员分别是李某和张某,之前公安机关进行抓捕时两人闻风逃跑。”办案检察官说,近日,20多岁的张某在莱西城区醉酒开车将一群众撞死后被民警逮住。“还有3名涉黑成员通过办案人员打听案情,并准备投案自首。”办案检察官说,目前仍有20多名涉案人员没有投案,公安机关已对他们展开网上追逃。据介绍,莱西检察机关近日将批捕张某和李某。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