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日山东沿海浒苔分布图。青岛新闻网
新华网青岛6月23日电(记者张旭东、徐冰)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3日发布的浒苔绿潮监测情况显示,22日山东沿海浒苔的覆盖面积为320平方公里,较21日的监测结果增长了120平方公里。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介绍,22日在日照东部、胶南东南部和大公岛东南部海域有较大面积浒苔漂浮,覆盖面积约320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分布外缘线距灵山岛6公里,距大公岛约12公里,距离大公岛的距离较20日靠近4公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海水中盐度、pH和溶解氧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专家根据综合数据分析,未来几天,浒苔将会以每天6公里至8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漂移,25日将影响青岛市团岛至崂山头一带近岸海域以及崂山头以东海域。
据介绍,山东省沿海各地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自行政区域范围内,以绿潮离岸5海里范围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好打捞和处置工作,重点保障航道、旅游景点、海水浴场、主要海湾和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清洁。
据了解,黄海最早于2007年便出现浒苔,2008年和2009年更是连续爆发浒苔绿潮灾害。今年1月至5月中旬,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对黄海南部海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黄海中南部各类养殖池塘、紫菜养殖区、盐场、河口内浒苔等绿潮生物广泛分布。
据介绍,浒苔绿潮在黄海南部海域生成后,主要在风海流的作用下,向黄海中部海域漂移,在海温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自身将会不断生长,覆盖面积将会不断扩大并影响山东南部海域。
据悉,浒苔虽然无毒,甚至日本附近海域栽培的浒苔还可以食用,但浒苔大量堆积后腐烂繁殖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对海底生物生存构成威胁。同时,浒苔腐烂时会发出恶臭,影响沿海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