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来 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2010-04-07 06:34:00
|
| |
■ 要吸引农民积极参加培训,除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的观念外,还应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沈晓星 李建虎
农民参与热情不足
“对适龄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是一项民心工程,对农民、企业、社会都有益。但现在农民参与热情不足,如何让农民愿意学、学得好、用得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3 月 22日,聊城经济开发区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邢家军告诉记者。
邢家军介绍,随着辖区被征地农民增多,聊城开发区列支专项培训经费,开设了家政服务、计算机设计维修、机电、餐饮等培训班,免费培训辖区的农民,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培训时间1 个月到 3个月不等,凑齐 20人就开班。培训结束后由就业办优先在辖区内免费推荐工作。已接受培训的农民中,90%已找到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免费培训,聊城开发区劳动就业办的同志组成3 个小组,挨着村宣传,并与农民座谈,根据农民的需要开设或者调整培训课程。开发区有 117 个村,他们已去过30多个。
“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份‘免费午餐’有的农民并不喜欢,报名的较少。今年计划培训3000 人,第一季度就要过去,只培训了 500人。有的培训班因凑不齐人,迟迟不能开班。而参加培训的农民中,也有人不能按时、足时上课。”邢家军说。3月 23日,就业办的同志到北城街道秦庄村做宣传,记者看到,2个多小时的时间只有10来个农民前来咨询。
原因在哪儿
送上门的“免费午餐”,农民为啥不愿吃?记者了解到,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部分农民安于现状。在北城街道秦庄村,有农民告诉记者,该村大部分人给附近的企业打短工干装卸,干得多了一个月能挣 2000 多元,“参加不参加培训用处不大”。这种想法颇有代表性。 在马庙村,几位农民说:“ 咱看不那么远,有个建筑活、装卸活先干着就行了。”邢家军分析,有的农民宁愿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也不愿意学习新技术。其实干装卸等零活不是长久之计,学不到技能,一旦企业的零活没了,这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再求职会很困难。对此,返乡农民工朱翠翠深有体会,她在广州一家电子企业打工3年,“在流水线上作业,没有学到啥技能,回家求职还得从头开始,我报名参加家政培训,学好了本领再求职。”
培训后收入没有明显增加。农民张庆海通过培训后学的电焊技术,在一家企业找到工作。他发现,自己的工资与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是一样的,这让他很不理解,也影响了他继续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邢家军分析,有的企业不看重系统的培训,特别是在食品、服装等用工密集型企业,招来农民工在企业简单教两天技术就上岗,工资与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农民工没啥差别。这种情况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其实,通过工资差别鼓励农民工钻研技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这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
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农民担心学不到真东西,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采访中,许多农民担心参加培训是“满堂灌”、“不沾机器边”,学不到真东西,或者学的东西用不着。
订单培训效果佳
免费技能培训,如何更好吸引农民?邢家军认为,订单培训、课岗对接是个好办法。
聊城经济开发区劳动就业办与海鑫达钢管公司、中冶石油套管公司合作,根据公司用工需要,定向招工、培训了150人。培训内容与企业商定,企业也派技术人员讲课,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这 150位农民报名踊跃,学习认真,培训结束后全部到两家企业参加工作。“开发区许多企业还存在用工缺口,这种培训模式值得推广。”邢家军说。
景阳冈酒业董事长徐怀谦对这种培训模式很赞同,他介绍,就酿酒来说,许多酒的酿造都有特殊的工艺,如赖茆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多味中药。而这些内容,如果企业不参与培训,培训内容就涉及不到,农民工上岗后很难立即胜任工作。“课岗对接,能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一头连着市场需求,一头连着农民就业,确保学以致用。”
聊城大学的有关学者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发展,这对他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免费培训农民,能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是破解农民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良方。
要吸引农民积极参加培训,除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的观念外,还应加强针对性、 实用性强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同时拓展培训内容,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将有关政策法规、生活常识等公共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增加心理辅导、观念和思维转变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
|
|
|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