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来自泰安的一对夫妇正在济南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参观者仍不算多。 本报记者乔显佳 摄 |
本报济南12月19日讯 根据中宣部等中央机关的要求,我国博物馆自2008年开始已经逐步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但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观众仍少得可怜。记者19日在济南市博物馆看到,尽管是周末,该馆接待的参观者未达到百人。
19日,济南市博物馆照常免费开放,因为是周六,前来参观的市民以及外地游客比工作日明显多,但记者下午两点多入馆,4点半闭馆前离开,共遇到不到30名游客。
济泺路小学五年级的邵逸凡小朋友,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参观,他在展出的文物中发现多件是课本中介绍过的。他们都觉得挺有收获,临近闭馆时才离去。“以前不知道博物馆免费开放了,回校后一定向身边的同学介绍一下,让他们也来玩。”邵逸凡说,博物馆让他对城市多了几分了解,几分热爱。
潍坊的李鸿祥先生到济南看望弟弟,19日上午也来到济南市博物馆参观。年近70岁的他,对二楼正在展出的石刻艺术十分感兴趣。
据介绍,19日,该馆观众不足100人。如果天气不太冷,可达200-300人。周末尚且有点儿冷清,逢工作日参观者就更少了。
不久前,济南市博物馆李馆长曾向记者表示,2008年5月8日该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后,每年可增加两三万观众,但每天分散到展馆里,“基本看不见”。他认为,包括该馆在内,各博物馆平时观众少,免费前是一个问题,免费后仍如此。
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出台后,日常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这让济南市博物馆的“日子”改善了许多。每年有能力办一件事情,去年就重新装修了展厅。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展览条件,如增加语音导游、模拟考古、陶艺制作等服务设施和内容,尚不具备条件。济南市博物馆今年曾搞过几次走进社区和学校的活动,群众反响不错,但由于不能带文物,难以形成气势。
记者手记:博物馆何时热起来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中央国家机关联合发出《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但如何尽可能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价值,增加观众接待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据悉,目前济南市共有9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其中8家已经实现了免费开放。相比而言,各县(市、区)级博物馆在接待观众量方面,还远不如济南市博物馆,可谓“更惨”。
除了缺乏宣传、展览手段滞后等主客观因素,博物馆现有的体制,也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什么时候博物馆也能实行绩效工资,打破多年不动的薪酬体系,增加考核内容?采访中有人称,免费开放之后的博物馆、纪念馆,财政“养着”,如果不能建立人员“能上能下”的制度,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一位关心博物馆发展的热心人士还提出,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很多博物馆,都拥有一批核心观众,逛博物馆成为一种习惯。什么时候,省城居民也能形成这样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