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甘肃特大事故真相调查 疑将交通事故报为泥石流

作 者: 来 源:中国新闻网 2011-08-06 08:54:00

甘肃特大事故真相调查疑将交通事故报为泥石流
事故中巴车的座椅上,散落着遇难者的一只女式凉拖鞋。本报记者 孙海华摄

  是天灾,还是人祸?

  甘肃秦安特大事故真相调查

  13人遇难6人受伤,7月15日发生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的一起特大事故,在平静近20天后再起波澜。将这一事故重新拉进人们视野的,是一则题为《揭秘甘肃秦安重大事故真相——人祸如何变“天灾”》的网帖。

  这则标注着“有图有真相”的帖子称:2011年7月15日晚,甘肃省秦安县突降暴雨,22时许,该县一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集体旅游归来,乘坐的中巴车途经天巉公路“1492km+400m”处时,“因道路涵洞排水不畅,泥水翻越公路导致路面湿滑,致使中巴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造成13人死亡6人受伤。”
 

  更引人关注的内容还在于该帖曝料:事发后,当地道路管理部门不是查找原因,吸取教训,采取措施亡羊补牢,而是为了躲避追责,“将典型的交通事故上报为泥石流灾害”。

  真相究竟如何?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赴事发地进行采访调查。

  媒体报道称特大事故是“泥石流灾害”

  7月15日,晚饭时间过后,天水公路总段莲叶收费管理所员工的亲友,陆续接到了电话。“妈妈,我已在从西安返回的路上了,马上到家,放心!”“喂!是我,小雄!就快到秦安了,完了直接回单位上班”……

  此时,这些莲叶收费站的员工都坐在一辆车号为“甘E20738”的金龙中巴通勤车上。单位组织他们到西安参观旅游,游览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兴奋劲儿还没有完全褪去。16人中,有3对年轻夫妇,有人还带着自己十来岁的儿子。

  然而,不久之后,和这辆中巴车有关的联系却戛然而止。有准备好饭菜的母亲在仅仅几分钟后回拨儿子手机时,却再也没有人接听。直到22时之后,他们才陆续从不同渠道得知了不祥的消息:中巴车出事了!具体情况不知,但确定“死伤严重”!

  李建军是第一个冲进事发现场的家属。他发疯般从一片狼藉中找到浑身沾满泥浆的妻子,送往医院。但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妻子匆匆消逝的生命。

  这个中年男子痛悔难当:就在当晚,妻子和一路返回的同事抵达天水市后,曾拨打过他的手机。当时,他也正在天水市区公干。妻子提出要坐他的车回秦安,他犹豫了一下:你们单位有车到天水来接,就坐你们的车回吧。

  李建军的车先于妻子乘坐的中巴车10分钟到达秦安。刚驶下高速路不久,他便听说了中巴车出事的消息。在送往医院急救的路上,妻子还神智清醒,不停地喊“背上疼!”,要李建军帮着她翻身、揉背。

  较早得知噩耗的,还有张逢琳的家属。当晚11时多,张逢琳的妹妹赶着去上夜班。在单位的夜班车上,她听说了中巴车出事的消息。“不对呀!我嫂子去西安了,今天也该回来了,不会出事吧?”到单位后,她一边拜托与嫂子单位相熟的同事帮忙打听,一边赶往秦安的各个医院。遍寻无果后,心急如焚的她直奔秦安县城以南约两公里的事发现场。

  到达现场时,隔离带已经拉了起来。“我们只能到附近的加油站内等待消息。”在那里,她远远看到扭曲变形的车胎、门把手,被从现场一一清理出来。直到16日1时多,她和家人接到了嫂子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确认“遇难”。

  一夜紧张的现场搜救和清理过后,天色放亮时,人们从刚刚送来的报纸上得到了更加详尽的事故信息:核载19人的中巴车上,实际乘坐16人,11人遇难,5名重伤者被分别送往天水市和秦安县的各大医院紧急救治。同时出事的,还有一辆来自甘肃平凉的的半挂车,车上两死1伤。

  几乎所有的报道,均将前一晚的事故报道为“7·15特大泥石流灾害”。“甘肃秦安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13人死亡”成为不少外地媒体转载这一新闻的大标题。然而,除了对这场死亡13人重大事故的概略性描述——“因突降的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泥石流漫上天巉公路,造成公路中断和两辆过境车辆严重受损,造成13人死亡6人受伤”以外,有关这场事故的具体原因和事发时的现场状况——“两辆车怎样受损?因何受损?”再无更多涉及。

  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就暴雨致灾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消息来源于7月16日下午,天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称:7月15日19时30分左右,秦安县突降特大暴雨,降雨夹杂冰雹,雹粒大小约0.5~1.5厘米,持续时间约5~30分钟。受冰雹袭击,当地苹果、桃等农产品受损严重……

  有媒体描述:近半小时的暴雨冰雹将玉米叶打得“烂如麻丝”。

编辑: 见习编辑郑志侠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