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公共电话亭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的街头便民设施,但随着手机普及,电话亭不仅长年空置,还成为张贴小广告和堆放垃圾的场所。为此,全市共拆除电话亭4210个,占总数的近1/3。”随着大运会临近,深圳史上最大、历时近两年的“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已进入尾声。昨日,深圳市城管局举行专题首场发布会,公布了对招牌广告和街道家具清洗刷新的情况。
严控路段今后将不再设街道经营性家具
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长刘初汉表示,街道经营性家具是提升行动的清理重点,主要包括“报刊亭、早餐车、电话亭”,全市共分“10条严控路段、39条控制路段和一般路段”三类进行。
“其中,设在城市主要干道以及大运会主场馆周边等10条严控路段的街道经营性家具全部清理拆除,不再保留;城市次干道等39条控制路段则大幅减量,按沿道路单向间距500米内只设置一个报刊亭、一个电话亭和一个早餐车的标准执行;其余普通街道、社区道路等一般路段则按规划审批位置设置。”
刘初汉称,截至目前,严控路段已全部清理完毕,全市共清理各类违法或不合要求的各类街道家具5404处,拆除电话亭4210个,迁移拆除报刊亭861个,其他设施333个。
“电话亭、早餐车等清理会不会影响便民?”针对记者的疑问,刘初汉表示,划分三类进行管理,正是从便民考虑。“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严控路段主要是以车行道为主,人行道较少,不会对市民造成不便。”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提升行动的所有管理措施都不仅仅是为了大运会!”刘初汉称,提升行动绝非搞“运动式”管理,并透露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