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报恩网”负债做慈善 自筹经费从不抽取善款

作 者: 来 源:北京晚报 2011-07-18 17:08:00

  “运行5年来网站已负债十多万元……虽然有太多的眷恋,太多的牵挂,但我实在无能为力了……”“中国报恩网”站长许利娜发出的这份公告,以及随后石家庄一所民办高校的出手相救和网站的起死回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大量关注。

  草根慈善为何能让人牵肠挂肚?信任也好、同情也罢,可能都和网站运营者段非和许利娜的“不食人间烟火”有关。

  他们办着一份接受求助的事业,却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求助”。他们至今唯一接受过的个人资助,恐怕就是前不久一位姓付的先生给他们提供的免费电话,400-02-36524。02代表段许二人,36524则是希望求助者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能联系到他们。

  从避开资助到接受,起死回生悲喜一番,这对出身贫困家庭的“80后”夫妇,到底是怎么想的?

  背景

  我们感恩源自我们受到的帮助

  2006年正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寻找当年的恩人、感恩、报恩成为唐山的主题。身在唐山、即将大学毕业的许利娜深受感动,她和实习中遇到的同事段非一拍即合,创办了中国报恩网。许利娜在“站长告白”中写道:我是河北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四女生,来自陕西农村。从小学到大学,这一路走来,如果没有父母、亲友、老师多方的支持和帮助,我的求学之路是很难坚持走下来的。我很感谢为我求学提供帮助的人,我要报答关心帮助过我的恩人。

  记者:取名报恩,恩从何来,你们受到过什么帮助?

  段非(贫困山区里走出的大学生,报恩网的创办者,2009年成为许利娜的丈夫):上大学的时候,我父亲患脑血栓,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给我捐了款。老师觉得我舍不得吃好吃的,周六、日还包饺子带给我吃。

  许利娜找工作的时候需要穿像样点儿的衣服,同学朋友有的买了送她,有的借衣服给她,她穿的那一身衣服就是这样凑起来的。

  报恩也不只是针对社会,在我们没有太大能力回报家庭的时候,我们也希望亲人们知道,他们的孩子有一颗报恩的心,有份孝心,有份爱心。

  记者:你们是贫困生,最初靠什么创建报恩网?打算帮助什么人?

  段非:报恩网创建时,我们俩都不懂技术,只是对网络略有了解,网页制作、服务器都需要钱,是许利娜用做家教赚的470元钱建起来的。

  因为对公益接触的少,开始是考虑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后来随着网站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求助者都找到我们,我们也就开始帮助他们。

  背景

  有理由不信任我们吗?

  报恩网运行5年来,组织大小公益活动60余次,为社会公益事业募捐善款60余万元。帮助过上百名孤儿,以联络医院减免费用的方式救助了12个先心病患者的生命,为失学儿童募捐上学费用,到敬老院义演慰问,为残疾人安排学习一技之长等主题公益活动。

  记者:人们连红十字会都不信了,凭什么信任你们?

  段非:最初我们不了解公益,只是因为曾经接受过老师同学的资助,比较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后来信息发布的多了,我们慢慢发现,就是有人愿意直接把钱捐到求助者手中,体验直接帮助人的快乐。于是别人捐钱,我们牵线搭桥。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从善款拿提成去办事,而是拿我们自己辛苦赚的钱或者是借的钱来补贴。比如有人捐米、面、油给山区,得雇车运进去啊,雇车的钱我们来掏,他愿意也可以跟着去,你说他有不相信我们的理由吗?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做所有的公益捐赠活动几乎都号召了媒体参与,我们在网上也会公布,让这个事情很透明。

  记者:你们怎么保证求助信息是真实的?

  段非:最开始在网站上发布求助的时候,我们就要求求助者提供信息,由我们核实情况,打电话,或者去村里走访。我们登的求助信息都是经过验证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一些时间和费用。

  记者:核实信息时就没上过当?

  段非:以前遇到过欺骗的情况,但是都被我们识破了。比如有个自称姓康的学生曾经打电话过来让我们给他打钱。说他上高中,各种费用多,一个月要花1500元钱。后来他应我们要求发过来求助信,并未给出详细的信息,只是说父母出车祸死了,自己借住亲戚家,亲戚家很穷,没电话也不能上网。现在也有这样直接要钱的求助,但我们是不会发布的。

编辑: 魏鹏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