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罚单首开之后,药监启动含塑药品风险排查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对两种含塑化剂的保健食品开出首张"罚单",塑化剂在医药保健领域的污染问题,正式被掀开了冰山一角。
更令人担忧的是,问题不仅限于保健食品领域,生产标准比保健食品严格得多的药品,同样存在塑化剂污染隐忧。
据接近国家药监局的专家透露,由于现行的国家药典明确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列入了药用辅料目录,这意味着这一塑化剂在我国药品包材中属"合法身份"。南都记者独家获悉,国家药监局注册司已经要求各地在6月8日之前汇总含塑化剂的药品。
两保健食品"含塑"已下架
6月3日,国家药监局正式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种保健食品,即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国食健字G 20070306)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国食健字G 20100217),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这两种产品要立即下架。
通知还强调,保健食品企业要开展自查,凡配方中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要立即暂停生产,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立即召回,并及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对于长期服用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的消费者而言,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国家药监局注册资料显示,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的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于去年5月27日获批。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则早在2007年就已经获得批准,获批功效是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
这两款保健食品被首批禁售,原因十分简单:上述两家公司在产品注册时,主动在"主要原料"一栏中,列明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有业内人士称,不主动标明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卫生部6月5日就塑化剂问题发布的通告称,偶然食用少量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若按照上述两款"含塑"保健食品的说明书,分别高达"每日3次,每次3片","每日3次,每次2片"的频率及用量,显然超出了"偶然"和"少量"的范畴。
两药品被指"含塑"
依照国家药监局的要求,上述两款保健食品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即停产和下架。不过,医药保健领域的人士则指出,上述两款保健食品因"含塑"被查,仅仅是掀开了塑化剂问题的冰山一角。
北京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王月丹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至少在两款药品的说明书中,就可以查询到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王月丹所指的两款药品,分别是珠海生化制药的盖舒泰钙片和威奇达药业所产的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两款药品均在说明书中表示,其成分中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依照卫生部的说法,增塑剂(即塑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 EH 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通常情况下,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但是,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卫生部还表示,D EH 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每人每天终身摄入1 .5、2 .4和3 .0毫克及以下的D EH P是安全的。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因家人曾长期服用盖舒泰钙片,王月丹还是希望卫生部应该做进一步的说明,即安全的摄入量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对儿童和胎儿而言,每天摄入多少将影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