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多重因素交织致粮价走向模糊 旱区大面积减产

作 者:孙永剑 来 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1-06-03 06:57:00

  多重因素交织 粮价走向模糊

  如果后期降水持续偏少,出现“春旱”连“伏旱”,进而对秋粮生产也产生负面影响,届时粮食价格有可能再次大幅上涨

  持续数月的长江中下游旱情推高了粮食价格,大米、小麦等大宗商品有逆势上扬的表现。商务部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全国小包装大米零售价格已上涨了7%左右。然而,自上周末以来,由于多种因素介入,使得粮价走向变得模糊,继续跟风这一题材则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上周日,中央气象台的预报:6月3日-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随后,国家防总又下令大幅提高三峡水库泄量,为长江中下游补水。有报道称,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开始回升。对于旱区人民而言,这些消息无疑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及时雨。但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同时警告,须谨防大旱之后的洪涝灾害。

  既然消息面反映的情况趋于模糊,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旱区的实际情况,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

  旱区,大面积减产

  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那里也是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说湖北就得说洪湖。电影《洪湖赤卫队》里“洪湖水浪打浪”的秀美风光让人记忆犹新。然而,曾经烟波浩渺的洪湖现在已成为一片萧条的沼泽,最深处只有30多厘米,湖面干涸,露出鱼竿和渔网,湖床都露出来了,上面长满青草。一直以来灌溉江汉平原万亩良田的洪湖,如今也在湖北的大旱中发出“口渴”的求救。

  荆州市江湖保护区管理局曾晓东说,洪湖曾经是夏候鸟的栖息地,如今这些栖息地都消失了,鸟也少了。由于没水,小草全枯死了。严重的旱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也给生态造成了严重打击。估计灾后恢复水生物和水质至少需要10年。据荆州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旱情导致的洲滩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洪湖湿地保护区面积的1/4。洪湖水面比正常年份缩小了1/3以上。

  据洪湖市气象局助理工程师丁鹏介绍,尽管采取了人工增雨、打井提水、筑坝拦水、湖心引水、长江取水等多种方式抗旱,但洪湖仍将面临“无水可取”的困难局面。

  长江中游如此,那么下游的情况如何呢?在江苏省北部的盐城市盐都县农村地区,发现那里旱情也十分严重。已是小麦收获季节,61岁的农民毛汉成一脸愁容地望着自家的两亩地,他说,往年两亩地收获小麦2000多斤,而今年由于旱情,只能收获1000斤,损失达50%。他只能寄希望于近期有大的降雨,接下来的水稻种植才有可能保持往年的收成。但由于早稻由于正处于插栽季节,其前景很难预料。

  值得关注的是,长江中下游的5个省都是粮食的主产区,其中湖北、湖南、江西三个省的早稻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对于如此严重的旱情,是否可以寄希望于三峡水库补水?程晓陶表示,长江中下游抗旱不应对三峡期望过高。另有中央级媒体称:“三峡水库调节库容即将耗尽,或将无水可补”。据此分析,今年只要不发生大的洪涝,长江中下游旱情几成定局。那么,粮价是否还将持续走高?

  粮价,防暴涨暴跌

  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粮价未来走势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表示:干旱肯定会影响粮食价格,主要看减产多少,对供求面的影响多大。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抗旱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从主粮供求总的情况看,小麦产需比较稳定,稻谷供求基本供求平衡,在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的情况下,国家储备比较充足,近期粮价不会有太大问题。

  徐小青认为,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最基本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近来,要素成本,诸如农资、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粮价上涨作用明显,从长期看,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粮食价格缓涨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他同时强调,国家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防止粮价的暴涨暴跌,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国家一定会采取调控措施,如动用库存调节等。

  另据农业部近日公布,今年早稻总体呈现面积增加、苗体充足、个体健壮三大特点,因此若旱情及时缓解则夏粮仍有望丰产;但如果后期降水持续偏少,出现“春旱”连“伏旱”,进而对秋粮生产也产生负面影响,届时粮食价格有可能再次大幅上涨。

  西南旱情加重导致对大米、小麦等现货价格上涨的担忧也蔓延至期货市场。不过,长城伟业期货有限公司机构事业部总经理分析指出,由于西南不是小麦的主产区,加上小麦连续六年来丰收,干旱对小麦价格影响不大。

编辑: 魏鹏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