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温如军)全国每一块土地将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并拥有唯一“身份证号”。国土资源部试点工作已展开,首批试点为天津、辽宁、上海、四川、广西、海南、宁夏及深圳市。
据悉,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国土资源“一张图”和“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
“但由于我国城乡宗地编码规则不统一,不同区域编码规则和方法不尽一致,系统整合难度大,对宗地的汇总统计及查询不具备唯一性,影响了综合监管的顺利实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认为,只有实施全国宗地的统一编码,才能确保国家通过对每一块土地的“身份”编号,便捷地查询和跟踪掌握土地使用情况,真正做到对土地实时全程监管。
所有土地都将拥有“身份证”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表示,每宗地块包括国有和集体建设用地,也包括农民宅基地。
这位负责人表示,给每一块土地颁发身份证,即宗地编码是每块土地的“身份证号”。
目前全国宗地统一编码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开展全国宗地编码研究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已完成国家标准的立项、宗地编码方案论证工作,形成了《宗地编码规则》初稿,并完成了试点方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