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和孵化中心
规化展示馆
研发中心
大众网讯(记者 赵荣涛)“十一五”期间,本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是“中国药都”的崛起。截止目前,中国药都累计签约入驻项目188个,总投资374亿元,已投产的生产类项目累计达到21家,年末将有30家企业投产,40家企业建成
“药”是产业 “都”是城市
将现代医药作为接续产业,以调整本溪只依靠钢铁一个产业支撑经济的结构,是在几届市委、市政府工作基础上提出来的发展思路。2008年1月16日,省长陈政高来溪调研,当即肯定了这一思路,并站在全省经济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将建设中国药都摆放在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层面上。从那一天到今天仅仅三年时间,本溪人将梦想变成现实,在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沈阳与本溪的城市接点上,生长出一个生机勃勃,规模宏大,茁壮成长的医药产业集群,并伴生了一座现优化的生态新城。
高起点推进生物医药新产业
曾经,由钢铁产业独臂支撑的本溪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左右之下只能随钢铁产业沉浮。2006年6月,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战略决策,全力推进产业、所有制、城市空间布局三大结构调整,加快本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其中的重点就是发展包括现代医药产业在内的“三大接续产业”,建设规划好包括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各个工业园区,使本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随着中国药都建设迅速推进,以“大产业、广覆盖”为特征,集生产、研发、中试、销售和物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在开发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彰显。在这里的落地项目质量高,效益好,平均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米4212.6元,远高出国家标准的1088.6元;投入产出比2.44,是全国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2.7倍;企业平均产值3.55亿元,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1倍。121家制药企业中,拥有国家一类新药品种45个,7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58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6项具有国外专利,48项具有国内专利。一个高密度、高效益的产业集群,本溪经济新的增长极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晋升为中国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的中国药都,累计入驻各类项目188个,项目投资总额373.53亿元,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17.27亿元。其中,已开工建设和运营项目总计1OO个,已投产企业21户,1--9月份药业基地生产总值完成32.5亿元。年底前,中国药都将有30家生产类项目投产,40个生产类项目建成。对药都长远发展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作用的研发中心已初步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生物制品分离纯化平台,三维微型器官药物筛选平台搭建工作,年底前运营机构将达到25家。药都商务中心目前已有16家中介流通、企业入驻并运营。一年出形象、二年出功能、三年出效益的既定目标顺利实现。药都建设已经进入批量收获、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本溪有史以来只吃钢铁饭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