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物价涨得太快 深圳人热衷到香港“打酱油”

作 者:任成琦 来 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11-26 07:03:00

  “收获太丰富了,下次我要换个大点的购物车!”在香港上水火车站,满载而归的深圳主妇小雯心满意足地笑着。她的手推购物车里,有 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还有大桶的有机酱油……

  深圳人为何到香港“打酱油”?

  “香港酱油”好吃不贵

  “没办法啊,深圳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持“一签多行”签证的小雯如今每月至少要到香港采购一次。精明的她算了一笔账:红富士苹果深圳平均一个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4个;深圳的鸡蛋已涨到9毛钱一个,类似的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买30个;10卷装的维达卫生纸,深圳的超市卖32.5元,香港超市才卖28港元……

  尽管近来关税征收趋紧,但像小雯这样的“换城”消费族,从公司白领、购物达人到家庭主妇,在深圳都不少。赴港“打酱油”已经成为一些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是深圳。复旦大学近日一份沪港两地物价比较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农产品、海鲜产品还是洗护类日用品,上海已“阶段性”超越香港。

  当地从事传媒行业的孙宁小姐近日抖出一张计划赴港“血拼”的购物单:奶粉、沐浴液、运动鞋、XO酱与蚝油……“你看物价涨得多快,我已经和几个闺密约好了,搭乘沪港列车去扫货。”与此相关的是,过去要到圣诞前夕才会一票难求的沪港列车,今年竟提前上演“抢票”戏码。

  靠近深圳湾口岸的香港元朗区屯门市广场,那里商家为鼓励深圳人过港消费,最初购物满400元就赠送回程车票一张。现在由于前往的人数太多太频繁了,改成满800元才送。

  深沪人到香港“打酱油”,只是近期内地物价快速上涨的一个缩影。有媒体感慨,以往赴港购物往往是带有奢侈意味的浪漫之行,如今却变成了为厨房和卫生间补货的苦力之旅。

  物价倒挂形成有因

  此前媒体在物价报道中提到李锦记510克装财神蚝油,深圳售价10.9元,而在香港折合人民币9.4元。11月6日,在深圳蛇口的大型超市内,一位当地主妇指着这款酱油16.8元的价格标签,不解地问:“前几天不是10.9元吗?”售货员答道:“那是搞活动的优惠价,现在恢复正常价格了。”

  10月份香港物价上涨幅度为2.6%,而深圳公布的物价涨幅则达到了4.8%。许多市民说,香港与深圳毗邻,印象中日用品价格一向高于后者,近来为何倒挂起来?

  香港物价稳定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众所周知,香港本土资源供给能力匮乏,大量的产品要依靠进口渠道。之所以物价水平反而低于内地,是与香港免税政策和超市货源广泛有关,如果内地商品价格过高,香港超市的进口商品会更多一些,由此有效抑制了整体物价上涨空间。

  除了自由港的便利,香港特区政府还有一套应对通胀、平抑物价的成熟机制。

  虽然不直接干预市场运作,特区政府却通过向居民发放补贴和减免税赋的形式,将相当大一部分通胀压力承担起来。2008年面对通胀,港府除了给弱势群体额外发放社会救济及伤残津贴外,还给全港每户住宅补贴电费、给每位低收入人士退休金账户注资、给每名65岁以上老人发放现金等。

  针对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问题,港府建立完备的市场监控机制,每天都会在网上公布当天主要生活物资的供应数量和批发价格,提高市场透明度,避免居民产生恐慌。如果某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异常,确定有人操纵价格,等待他们的将是倾家荡产式的重罚。

  香港市场的蔬菜由内地供应,加上运输、关卡等,价格本应比内地高出许多。但香港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非盈利单位——蔬菜统营处,统一管理香港的蔬菜供应。市场管理仅收取较低的服务费,还要将其中一部分反馈给市场,使终端价格相对低廉。

  “海囤族”的生活逻辑

  早在1986年1月11日,新华社香港分社播发了一则电稿——“到深买菜港人,平均每天两万”。新闻称由于深圳农贸市场零售农副产品比香港的价格便宜,香港许多家庭主妇专门由九龙乘火车到深圳采购。

  20多年过去了,景象依稀似旧时。但随着大陆物价不断上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深港间的客货流向发生了逆转。除了商家推波助澜、食品安全考量、媒体爆料炒作、部分市民盲目跟风等因素,逆转背后的主逻辑依旧是经济生活常识——“图便宜”。

  “积极主动想办法把生活成本降下来。”经常赴港“打酱油”的李小姐也属于近来网上不断涌现的“海囤族”一员,她的心态很有代表性:在深圳工作8年,工资一直没有提高。她觉得,即使不能跑赢通胀,至少也要“海囤”自救。

  有评论认为,“打酱油”本是网络语言,深圳主妇去香港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行为,微妙地契合了“打酱油”的多重含义:一方面真的从香港打回了酱油,说明深圳的物价高于香港了;而另一方面似乎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无言地诠释对当前物价和通胀的现实态度。

  “我们不能以此说大陆或者上海、深圳的物价水平就要高于香港,但可以通过这一现象管中窥豹,看到通货膨胀的影子,这提示政府要更进一步控制好通胀预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高帆分析。

  当然也不乏有乐观的专家。从单一的港人北上到“换城消费”的变迁上,他们看到了“深港同城融合的加速”。

编辑: 王晓亮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