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沪杭高铁将开通中国迎高铁时代 票价公布(图)

作 者:夏毅 来 源:中国新闻网 2010-10-21 16:57:00

  :“和谐号”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车动车组,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最高时速达416.6公里,创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最高速度。作者:夏毅

沪杭高铁票价一等座为156元和131元。作者:夏毅

  中新网杭州10月21日电(记者 夏毅)中国的高铁时代即将到来。在武广、京津等高速铁路之后,一条创下“中国速度”的沪杭高铁也即将在几日后开通。

  据悉,沪杭高铁全长20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沪杭高铁开通后将设9个车站,从上海虹桥站出发,途径上海市闵行、松江、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杭州市,终点暂停杭州笕桥站(新东站在建)。开通后,将有共计八十对,160余趟车,时隔五分钟实行“公交化”发车。今后往返于上海和杭州只需40分钟,从而双城亦同城。

  21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网站上已经能查询沪杭高铁票价。沪杭高铁“G字头”票价已经公布,杭州站至上海站的高铁票价为一等座156元,二等座的票价98元,历时1小时;杭州至上海虹桥站的高铁票价为一等车131元,二等座票价82元,历时45分钟。此外,沪杭线“D字头”动车组保留四趟。图为沪杭高铁“和谐号”CRH380A一等座。

  据了解,该铁路的建成将从根本上缓解沪杭交通走廊运输紧张状况,不仅为两省市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促进优势互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也将在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构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快速客运网,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沪杭高铁创三项世界第一

  沪杭高铁于2009年2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全线通车,历时18个月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因成功进行转体施工,实现了中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减少了对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比同类跨度桥梁节省了近6个月以上的时间。

  “其建设标准之高、技术之新,前所未有。” 按照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王峰的话说,沪杭高铁就是在“嫩豆腐”上建高铁,建设者像“绣花”一样对待高铁。“因为350公里的时速运营速度要求高铁必须具备高安全性、高平顺性、高稳定性,所以轨道板的铺设质量搭接误差必须在0.3mm以内,高程控制在0.5mm,高速岔道的施工精度也更是要精确到压毫米级。” 王峰表示,该高铁地基沉降不会超过1mm,从而确保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此外,为保障高铁质量,对路基桥涵沉降控制、桥梁徐变、路基防护、锁定轨温等关键环节在施工时都进行严格红线控制,如沉降变形没有稳定坚决不进行无砟轨道施工,路基超载预压和桥梁收缩徐变不满足坚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等。

  据沪杭客专公司总经理钱桂枫介绍,通过技术创新,沪杭高铁创造了高速铁路160米自锚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度、软土基地上首次建造160米自锚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同类桥梁单边转体自重达16800吨的“三个世界第一”。

  中国即将进入“高铁时代”

  今年9月28日,在沪杭高铁运行试验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车动车组,最高时速达416.6公里,创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最高速度。

  沪杭高铁建成后,将与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通道、杭长快速客运通道和沿海铁路通道紧密衔接、并与杭甬、沪宁、宁杭等城际铁路一起,组成覆盖长三角地区并向其他区域辐射的快速客运网,不仅对上海、浙江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高铁正在改变中国。高铁的建设,已关乎当地经济、旅游、餐饮、购物等相关服务业及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任志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高铁对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必将带来影响。”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也曾表示,高铁建设对于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建院60周年组织的铁路桥梁技术国际论坛上传来消息,中国已开始研制时速超过500公里的超高速列车。目前,中国铁路共投入运营“和谐号”高速列车共337组,研发、制造技术跃居国际领先水平。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7055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万公里,已成为世界高铁系统技术最全、继承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据铁道部计划,2012年之前,中国的铁路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建成42条客运专线,总里程1.3万公里。客运专线网主要可概括为“四纵四横”,辐射全国各个主要区域。(完)

编辑: 马震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