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6日电(记者 孟娜 吴陈)16日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住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宏利敬老院的80岁老人潘美荣中午还和其他老人一道品尝了“重阳糕”。
甘泉宏利敬老院2005年10月正式开放,目前有120张床位,床位常年都是满的。住在这里的老人大部分是8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100岁。
潘美荣说:“住在这里很好,工作人员对我们很照顾。在家里不可能总有人陪,会寂寞,也不是很安全。现在都把敬老院当成家了。”
这家敬老院是由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兴建的。政府出资600多万,企业家捐助了200万。敬老院还和六七家企业建立了共建关系,逢年过节这些企业会带钱带物来敬老院慰问。例如,重阳节前夕,一家物业公司就送来了重阳糕。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局长倪辉说,普陀区是上海市老龄化特点比较突出的区,养老工作是区政府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上海和中国也有现实意义。
在普陀区,老龄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去年已经达到了近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倪辉认为,老年人口可能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目前普陀区的养老状况可以用“9073”来概括,即90%的老人在家庭养老;7%的老人是社区养老;3%的老人是机构养老,也就是在敬老院里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