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接到一封乡村幼儿教师的来信,并进行了采访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
今天这些文字应该算是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吧!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用简单的文字来概括我这20多年来的工作。论名称虽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社会地位远不能和大学教师相提并论,工资待遇远不能和中小学老师相提并论。论奉献、论辛劳、论时间、论工作量,却绰绰有余。这也许就是国家公办教育管理下的幼儿园教师的无奈。我们不是领导,却会议多;不是作者,却写作工作多;不是演员,却表演活动多;不是专家,却写的论文多。
我经常自己问自己,当初为何干了幼教这一行,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呢?可能有人会说,不干不就行了吗?这句话说着容易做着难。干了这20多年,说丢弃还真有点舍不得。
我叫白巧玲,1982年2月通过国家正式考试进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一个农村小学,当了一名幼儿教师。在校代课期间,我积极努力学习,提高教学能力,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但我的收入却一直很低,从1982年到1988年,工资一直是20元~60元,1989年涨到80元,1995年涨到90元,1998年涨到了200元,2000年涨到了300元,直到现在,2010年,我的工资还是300元。丈夫一直不让我教学,和我闹矛盾,但我认为幼儿教育不能放下,仍坚持到现在。我干了20多年幼教,为什么工资一直提不上去,我不知道该对谁说,我也去过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几次,他们都很同情我,但一直没有人管这件事。
现如今是市场经济,先不谈社会上怎样看我们,幼儿老师的辛苦,那是用几千字、几万字都写不完的。连作为我们同行的小学教师,都瞧不起我们,就是因为她们的工资是我们的好几倍。(我所在学校一个小学教师的工资相当于我这个幼儿教师工资的7倍。)论时间和工作量,我们都比她们时间长,难道幼儿教师就该是吃最多苦、拿最少工资的人吗?像我们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了20多年,就拿企业来说吧,也早该转为正式员工了。在事业单位工作这么多年的话,也早该转为正式干部了吧。就算不转为正式员工,不转为正式干部,也都享有与他们同等的待遇吧。而我也没有各种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这也导致许多“新”幼儿教师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经常处于“努力找工作”的状态中,无心把精力投入到发展幼儿事业和钻研业务上,其结果是,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幼儿教育质量不高,并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