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世博园区周边居民默默奉献:灰尘噪音不计较

作 者: 来 源:解放日报 2010-04-05 07:12:00

  “巡天遥看世博园,疑是银河落九天。”几乎每一天,家住鲁班大楼的陈晶龙都会走上阳台,凭栏远眺“一天一个样”的世博园区,尤其是这些天,世博园区的灯亮起来了,他不禁借诗抒意。

  也许人们会对陈晶龙所处的“绝佳视野”艳羡不已。但只有陈晶龙和世博园区周边居民最知,为了这一天,他们与灰尘、噪音成为“形影不离的邻居”,整年整月开不了窗。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园区周边居民想为世博出力的决心。争做平安志愿者,参与世博宣传,他们比谁都起劲,“世博会百年一遇,我们要拿出东道主的热情来!”

  不仅仅是陈晶龙,从申博成功的那一刻起,广大市民为了世博,全力支持,默默奉献……

  “世博工程耽误不得,生活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浦西世博园区周边的卢湾区紫荆小区,居民陈月芬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擦拭家具,“一天不擦,可以就着家具上的灰尘写字。”陈月芬所在的小区,一边靠着世博企业馆,一边是世博配套的南园工程,两侧同时“夹击”,小区居民自我解嘲,“每天伴着灰雾进出门。”

  而与紫荆小区隔江对望的雪野二村,与世博园区仅一墙之隔。多年来,小区一直被工地所“包围”:前面道路下方,是地铁7号线工地;后面是世博园区工地,两侧道路最高峰时每28秒就有一辆土方车驶过―――噪音、灰尘影响,自不必说。居民钱先生形容道:“工程建设最火热时,抬头看天都是灰蒙蒙的,仿佛起了大雾。有时出去买趟菜,回到家嘴里都能‘吐’出灰来。”

  处于浦西世博园区“头排头座”的耀江花园小区,配套施工工程遍地开花,原来的45路、66路、18路、23路四路终点站统统撤走,直接影响到26幢大楼居民的出行。淞园大厦的徐大妈原本家门口就可坐车,却要绕到中山南路上乘车,虽然多花了很多时间,但徐大妈并不在意,“多走走,权当锻炼身体。”

  “世博工程耽误不得,困难,我们咬咬牙,也就过去了。”面对种种烦扰,居民们不计较,默默承受这一切。

  一些小区经常遭遇停水、停电的困扰。居民冯旺英说,有时刷牙、洗澡到一半突然停水、停电。而每次停水,居委会总会第一时间联系自来水公司将送水车开进小区。这时,居民们都会有条不紊地到指定地点排队取水。她告诉记者,小区独孤老人、盲人较多,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每次都会主动送水。现在,居民们都练就了快速洗澡的本事呢!冯旺英打趣道。

  不仅仅是在世博园区周边,为确保轨道交通等世博相关配套工程准时竣工,最高峰时,上海同时有200多个工地开工建设,给市民交通出行带来不便,提早出门、更换路线……工程沿线的居民都尽可能调整自己的出行安排。

  为加强世博安保,地铁车站都配备了安检设备,在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站,记者看到,往来的市民、游客都自觉排队、接受安检,耽搁几分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能理解。不少市民这样表示。

  影响生活是暂时的,环境改善是长久的

  为感谢上海市民为世博作出的奉献,市委、市政府表示:将给常住居民每户免费赠送一张世博会参观券和一张200元的交通卡。这对家住城市花园的居民马福和而言,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虽然遭遇了世博灰,但也迎来了美不胜收的江景。马福和回忆,刚刚入住时,她是踏着泥泞小路进的小区。随着世博配套工程的建设完工,小区周边道路拓宽了。更令她开心不已的是,原本望出去破旧厂房林立的滨江,早已变了模样,好多摄影、摄像就是在我家阳台上拍的世博园区全景图。她相约几个好姐妹,5月初做客她家,一边欣赏世博美景、一边共叙友情,等发了世博门票,大家一起结伴畅游园区。

  实实在在的变化,陈晶龙看在眼里,对生活的影响是暂时的,环境的改善却是长久的。他向记者介绍,不仅大楼外立面重新进行了粉刷,小区绿化、道路也一一进行了整修,还有最让居民闹心的大楼天井,原本成了垃圾聚集地,这一次也借着世博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整治期间,一位居住在小区的离休干部正好外出疗休养2个月,等他回来,直呼不认识了!

  虽然,世博工程给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政府部门想方设法,把影响降到最低。南码头社区西三居民区毗邻世博村,西三小区21号的吴阿姨坦言,噪音、光污染、扬尘等施工问题一个不少。为化解工程扰民,一场专门的协商会召开,居民区党总支和项目部党支部签订双结对、双服务协议书,小区挑选居民代表担任工地监督员,工地则专门设置投诉热线、倾听居民意见……双方关系好了,即便有些小问题,居民的容忍程度自然也提高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何竹芬很欣慰。

  世博场馆建好了,但耀江小区居民出门要绕行20分钟。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办的,不能犹豫,立刻办。黄浦区委协调相关部门,决定为居民借道修路。路修到精中苑大楼处,原先的围墙显得有些矮了,居民觉得不大安全,工程队立刻筑高,还加上铁丝网。如今走在这条路上,居民心里喜滋滋,不仅到地铁近了,原来的积水处也填平了,坑坑洼洼的马路还铺上了柏油。

  迎八方来客,有我一份

  每天早上6时30分到晚上11时30分,紫荆居民区安排90位平安志愿者看家护院,报名者踊跃。马福和是其中一员,平安世博,要大家一起来维护。陈月芬最近正忙着街道文体团队节目的演练,居民们已经排演了好几个节目,就等着世博会期间,向来小区参观的中外游客们展示。

  默默承受着施工阵痛的同时,上海市民却以自己的行动,倾情奉献,争做世博志愿者。益元居委的志愿者组建了治安巡逻队、消防队、志愿帮困小组、救护小组、护绿队等,居民们表示,要让世博安保做到无缝衔接。小区周边尘土飞扬,晴天要戴口罩;雨天要穿套鞋,这一年来,淞园大厦5楼居民孙洪莲毫无怨言,还报名成为护楼志愿者,我们一定会多一双眼、多一张嘴,多一双手,护好与世博一隔的这幢楼。

  越纪公寓的卞阿婆已近80岁,但她每天要管的事很多,居民乱穿睡衣出门,她要上前劝一劝;有人遛狗随便扔狗粪,她要帮忙清一清,不出国门看世界,站在门口看世博,这样的卖相怎么迎八方来客呢?她的苦口婆心感化了不少居民。近日,居委组织志愿者报名,有我一份,不落下。老太太很积极,但受年龄限制没有如愿。虽有些郁闷,她还是热心不改,每天照旧做着分内事。居委会获悉,特地上门发给她一套志愿者的黄马甲,只要你方便,随时可出来站岗。穿上黄马甲,卞阿婆显得更神气了。白玉兰小区的邵敏华家中再忙,只要有关世博的事,她都挤得出时间,只因心中有杆秤,家里再大的事也是小事,世博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支撑上海市民默默奉献的背后是一份理解,也是一份憧憬。看着世博场馆和小区环境一天天翻新,越变越美,望江苑居民李玉琴感慨万千,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世博。越纪公寓的陈恒松老伯看得更远,以前这里棚户遍布,如今高楼矗立,日后将成为亮眼的国际社区,子孙后代都能享受这美好的环境。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 zyg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