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位知情人指认,记者才确认这座未挂公司铭牌的大楼,就是江宇集团总部。本报记者周国洪 摄
临街的院门两侧没有公司铭牌,颇具气势的楼宇上也找不到任何公司标识。如果没有知情人指点,外人根本无从知晓这座低调而神秘的现代楼宇,就是资产总额、年营业收入均已高达数十亿元的南京江宇集团的公司总部。江宇集团似乎已凭借刻意的低调,淡出了公众视野。
然而,一份指证该民营企业江浩等全部11名自然人股东涉嫌侵占巨额国有资产、挪用2100万元国企资金、巨额虚假注册等多宗经济犯罪的举报材料,骤然把江宇集团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江宇集团究竟包藏着怎样的秘密?被指涉罪情节是否存在?《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数十页原始证据,重现国有资产“归零”路线图
“一家总资产近两亿元、净资产至少超过2000万元的国有企业,一夜之间,就被该国企管理层以零元的价格占为己有———这就是江宇集团发家的原始起点。”举报人杨海在其举报材料中反映。
现年31岁的杨海,自江宇集团成立之日即担任集团公司财务部副部长,是公司核心成员之一。作为改制前“老国企”———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工程公司(简称“国有市政公司”)的财务人员,杨海经历了从原来的“国有市政公司”到私营市政公司、再到江宇集团的全过程。
为查证杨海的举报线索,记者调阅了南京市工商局存档的国有市政公司资料。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多年承接当地市政建设工程。时至1999年,该公司已先后承建江宁开发区80%以上的道路建设,发展成为具有完备施工资质、资产总额达1.3亿元、年营业额达5600万元、净资产达2504.3万元的颇具规模与实力的国有企业。
公司的改制文件则反映,2000年5月20日,国有市政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江浩,与管理层戎本军、夏菁等人成立“改制工作小组”,委托南京永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评估。经评估,国有市政公司“资产总额为1.98亿元,净资产为2110万元。”
此等规模的国有企业,要变更为100%的纯私营企业,这在民间资本尚不发达的当时,颇具难度。然而操盘者们很快找到了办法:将一笔巨额应收账款申报为坏账“核销”,从而为国有市政公司“核销不良资产2133万元”,“最终确认该企业的净资产为-344万元。”国有市政公司的“零资产出售”式改制,就此上演。
“国有市政公司为什么在改制时,核销了2000多万元的不良资产呢?”记者在采访时问江浩。
江浩答:“当时,江宁开发区的领导杨友林,刚好调离开发区、担任江宁建设局长,就提出要把国有市政公司、建安公司带走(即:把两家国企从开发区的下属企业变更为建设局的下属企业)。开发区不同意。后经反复协商,开发区就提出条件,开发区本应向国有市政公司支付的2000多万元工程款要一笔勾销、免于支付。我们答应了,这样一来,国有市政公司的2000多万元净资产就变成了负资产。”
另据江宁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文件反映,国有市政公司在“零资产出售”时,并未对其名下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计价,直接导致巨额土地权益被收购方私营企业非法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