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聊城 |山东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娱乐 |女性 |汽车 |房产 |时政 |民生 |经济 |社会 |图说聊城 |论坛

您的位置: 国内新闻

站内搜索:
5律师上书称醉酒撞人获死刑量刑过重

作 者: 来 源:四川新闻网 2009-07-25 06:50:00

庭审现场(成都中院供图)

肇事现场示意图。

孙伟铭肇事现场,汽车损毁程度严重。华西都市报资料图片

“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没想到一时大意,使他原本美好的前途毁于一旦。”发白的蓝色衬衣、米黄色的旧裤子、花白的头发,胡须已多日未剃,孙伟铭59岁的父亲孙林看起来很疲惫。

提起儿子,这位朴实的老人伤心地趴在桌子上,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哭了起来。

孙林说,他们家住重庆,除孙伟铭这个儿子外,还有一个女儿。孙伟铭从小就很老实,高中毕业后就出来工作,事发前在成都这家技术公司已经工作8年了。孙林说,他们一家人都不喝酒,儿子很孝顺,为人也很不错,也很有责任心,曾经资助过一个贫困学生。孙林说,孙伟铭一直都有很强的上进心,由于一直想在事业上闯一闯,所以他现在30岁了还没有结婚。“这些年他在事业上有起色,所以买了车,我们也用多年积蓄为他买房给首付,谁知却发生这样的悲剧,一切全变了……”说到这里,老人忍不住抹泪。

“我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孙林说,当初他们预计法院会判10年,最多12年,“孙伟铭的行为与故意杀人完全不一样,只是一种过失。”孙林说,他听到这个判决结果时,懵了。

“下一步,肯定会上诉。”孙林说,他们一直都愿意赔偿受害人家属损失,由于老伴没有工作,他也即将退休,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除了房子以外实在没有更多的财产。孙林说,事发后,他们已向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支付给受害人家属,现在只有将房子卖了来赔偿受害者。 “法院应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弥补自己的过错。”

昨日下午,孙伟铭的父亲在亲戚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与孙伟铭的两位一审辩护律师商量下一步打算。“我们对此案的受害者及其家属表示同情和理解。”孙伟铭的一审辩护人陈红和施俊英首次对媒体表态。她们分析,当初检察机关指控孙伟铭无证、醉酒、发生追尾事故后逃逸、超速行驶、越双实线,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根据一审判决,法院并没有认定孙伟铭在发生追尾后逃逸,“这一认定对孙伟铭有利,说明主观故意并不明显。”律师指出,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法院仍旧认定孙伟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判处死刑,这样的判决过重。两律师向孙伟铭的父亲建议,积极取得受害人家属谅解。

支持方

近6成网友支持法院判决

昨日,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孙伟铭一审被判死刑案,数万网友发帖、投票。搜狐网就“量刑是否过重”推出专题辩论。截至记者发稿,参与辩论的3.5万多网民中,有2.6万多人表示反对,认为法院“量刑合理”,称孙伟铭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极其恶劣,对于这种无视别人生命,把别人生命当作儿戏的人,“死刑是对他最好的惩罚,也是对死者及家属最大的安慰”。也有8500多人认为“量刑过重”,“法院应该给其一个求生的机会,让其赎罪”。

在搜狐网推出的“成都车祸肇事者获死刑,你怎么看?”专题中,有5万多人投票。其中59%支持严惩,另有20%多的人认为不公平,称“有人判得太轻了”。不少网友将此案和杭州飙车案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判3年有期徒刑相对比。

反对方

5律师上书高院:刀下留人

孙伟铭案昨日一审宣判后,社会各界对判决结果争议很大。昨日,四川兴华中律师事务所包括主任周建中在内的5名律师联名上书最高法院,认为量刑明显过重,建议对孙伟铭“刀下留人”。

周建中称,由于这类案件是多发性案件,各地法院有可能纷纷效仿,极有可能大量出现因交通肇事行为转化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被告人被判处重刑甚至死刑的趋势。周建中称,这一状况在我国当前司法资源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将会大大加重刑法、司法负担,影响刑法对危害国家安全罪、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重大犯罪的打击重点。“所以,我们建议最高法院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规范由交通肇事行为转化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标准。”

新闻回顾:成都男子无证醉酒驾车撞死4人获死刑

去年12月14日中午,成都某技术公司员工孙伟铭无证醉酒驾驶别克轿车造成四死一重伤,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宣判,一审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孙伟铭当庭表示不服判决要上诉。

编辑: 王静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美研制“隐身制服” 士兵有望成“变色龙”
· 蛙人潜百年堰塞湖探宝
· 2009年第一个“麦田怪圈”惊现英国
· 贵州雷山遭强降雨 山洪冲断公路
· 李荣融再谈国企高管薪酬 如何看待“肥猫”现象
· 金融危机悄然改变日政治版图
运菜车侧翻 驾驶...
预防传染病常识...
大货车满载钢材...
“迎全运”女子...
下水道卡住玩童...
省第四届传统武...
700台收割机出征...
夏季宣交通安全
聊城 聊城新闻 聊城大众网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聊城 聊城新闻网 聊城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大众网聊城站 liaocheng.dzwww.com E-mail:gaoxi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