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35年,聊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55.65万亩

2024-03-02 10:34: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潇潇

  大众网记者 杨潇潇 聊城报道

  3月1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朝庆就《聊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解读。

  赵朝庆介绍,《聊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期获省政府批复,该规划是聊城市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从整体上谋划了全市至203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将为聊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规划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聊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8628.05平方千米。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东昌府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和茌平区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扩展区域,不包括外围独立发展、零星分布的建成区,总面积315.89平方千米。

  《规划》共12章45节,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内容:

  国土空间规模方面。到2035年,聊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55.6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74.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54.75平方千米以内。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守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国土空间格局方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核六星五廊多片”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强化中心城区引领,形成等级合理、协调有序的城镇体系,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保护大运河、卫运河、马颊河、徒骇河和金堤河-黄河生态廊道,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优化沿马颊河、金堤河以及高唐、茌平地区农业空间,打造西部特色种植、南部沿黄生态农业两条发展带和中部都市农业、东部高端水产养殖、北部特色畜禽养殖三个片区,保障粮食安全,增强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

  国土空间品质方面。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布局,推进东昌府区和茌平城区联动发展,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依托东昌湖、望岳湖、金牛湖以及大运河、徒骇河等河湖水系,形成中心城区骨干生态廊道,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文化,彰显特色。规划形成“点(文化资源节点)、线(文化线路)、面(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相结合的历史文化空间保护格局,并制定了相应的空间保护措施,重点保护好聊城历史城区、临清历史城区,以及米市街、大小礼拜寺街、道署东街、状元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构建运河商贸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带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加强活化利用;强化城市设计和乡村风貌引导,彰显“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魅力。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方面。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骨干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优先发展区域间快速、大容量、高通过能力的交通运输方式,满足与中原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之间的大通道运输需求。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严格落实抗震、防洪排涝等灾害防控要求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安全防护要求,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统筹构建全域安全高效的供水、供电、燃气、信息和卫生体系,确保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稳定运行。

  规划实施监督方面。建设市县“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全市规划“一张图”。以“一张图”系统为支撑,建立“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及时预警-维护调整”机制,通过城市体检和评估,对城市发展体征及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并作为改进规划编制、深化实施和适时调整的重要依据。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初审编辑:赵志鹏

责任编辑:李兆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