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张令可
新华社西宁5月29日体育专电(记者曹婷)“水温比我想象的还低,28日一下水就冻傻了,感觉很有挑战,能在新的领域发现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的“90后”选手陈思昊说。
28日至29日,第十二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举行。赛场水面海拔约1800米,水深3.6米,全程从起点顺游到对岸约500米。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乌克兰、新西兰、比利时等15个国家的200余名选手参加。
来自浙江某大学的学生陈思昊在预赛上岸后开始吸氧,但提起决赛他信心满满,并最终以2分25秒97的成绩获得男子A组决赛第五名。“对我来说,高海拔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正是这个吸引我挑战极限,取得决赛的胜利,这将成为我人生的经历。”他说。
经过28日的预赛,29日共有85名选手参加决赛。最后,青海循化队获得团体总成绩第一。男子A、B、C、D组冠军分别是来自循化队的董琳、青海队的权柯、循化队的尹默林和东莞市善泳者俱乐部的陈苏伟。女子A、B、C、D组冠军分别是来自循化的苏天赏、西班牙的埃吉亚、循化队史萌和东莞善泳者俱乐部的邵文芳。
据本届比赛总裁判长周玉成介绍,今年的比赛时间提前到5月,所以水温和气温都比往年低,水流更急,增加了运动员抢渡的困难,相比来说今年比赛的难度有提升,但运动员整体发挥得都不错。周玉成说,今年有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赛的,也有情侣或姐妹几个组团来参赛。
参加过多次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的湖北选手杨文涛说:“高原公开水域比赛的难度较大,每参加一次都能提高个人水平,在黄河上游挑战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是件有意义的事。”
第二次来参赛的38岁的美国人科赫兰也认为,虽然这边水温低,但每次来都能遇到新朋友和老朋友,大家一起畅游黄河挑战极限,感觉非常好。
2004年创办的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2005年升级为国际赛事,多年来共有3300多人次参赛。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张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