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5年聊城将迈入大城市行列,会是什么样子?

2021-07-27 09:45:1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志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聊城报道

  城市竞争要看当下,更得着眼于未来。

  日前,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就《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划》提出,在城镇规模体系方面,到2035年,山东省城镇化率将达到75%左右,聊城等14个城市将迈入大城市行列。

  擘画蓝图,展望远景。聊城未来5到15年发展会是什么样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将有哪些变化?迈入大城市行列后,城市“大”在何处?

  2021年4月份,聊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和纲要),擘画了新蓝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值得细细品读。未来,聊城市将成为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之城

  按照《规划和纲要》中提到的,在“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推进济聊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下,聊城实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构筑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交通网络,打造成现代化、立体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聊城和省会经济圈各个城市之间的“来来往往”将更加紧密。

  届时,郑济高铁(聊城段)、雄商高铁(聊城段)建成通车,并与济青高铁、京沪高铁、郑万高铁等实现连接,打通从青岛、济南经郑州、重庆到昆明的快速大动脉,连通北融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南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通道。聊城至泰安、聊城至德州高铁项目推进。建成市城区大外环、黑龙江路东延至济南经十西路等项目,打通连接济南快速通道,聊城到济南将真正实现公交通行。

  新建成聊城机场,与济南机场、郑州机场配套,布局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实施大运河聊城段通航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水上特色旅游交通产品,开通水上公交,开发驳船旅游,配套建设换乘驿站等服务设施,打造水上观光通道。

  英才汇聚活力之城

  近年来,聊城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留住、用好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

  聊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目标,具体提到了要支持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推动职业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相信,2035年到来之前,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制度方面,聊城将实现前沿新兴、复合交叉和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培育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此外,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也将成为未来激活城市内核活力的重要部分。随着聊城推出“海归英才汇聚聊城计划”、吸引聊城籍高端人才回乡创业、支持聊城市返乡人才创业中心发展、建立聊城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和聊城人才管理和服务平台等一系列福利政策,不久的将来,聊城必将成为一座英才汇聚的活力之城。

  数字经济高地之城

  《规划和纲要》提到,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完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方面形成聊城特色路径。届时,全市数字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此外,数字化将广泛应用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农业大数据平台形成,制造业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智慧景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智能仓储、医疗设备智能化等一系列服务业版块实现数字化转型。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和云计算、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实现数字产业化发展。

  同时,几年后,聊城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制度规则,推动数据资源要素共享开放,深化政务大数据应用,以信息化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旅康养之城

  聊城水资源丰富,依托东昌湖、望岳湖、徒骇河、大运河,开发夜游水城、环湖健身娱乐等旅游产品,做足水的文章;聊城红色旅游景点众多,整合孔繁森纪念馆、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鲁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等红色纪念地,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省级党性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聊城温泉疗养、阿胶养生等优势明显,培育和发展健康休闲、健康管理、中医药养生保健。

  同时,聊城以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最大的休闲度假和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河湖生态、温泉资源和观光农业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特色休闲度假基地,建成京津冀知名的特色养老基地。

  未来,聊城将突出江北水城、黄河、运河、名著、名人、红色、阿胶等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医养健康产业,打造辐射京津冀、雄安新区、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旅游目的地、康养胜地、休闲娱乐后花园。

  全国优质农产品供应之城

  聊城将建设优质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供应基地。立足京津高端市场需求,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打造京津地区优质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供应基地,将聊城打造成为京津及周边城市的“放心大市场”。

  与此同时,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聊城将进一步打响“聊·胜一筹!”品牌,推广莘县蔬菜、东阿黑毛驴、高唐锦鲤、冠县鸭梨、茌平圆铃大枣、临清桑黄等地理标识品牌,形成品牌体系。

  与全国七大城市群普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绿色蔬菜、粮油、畜产品直供基地。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合作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展望2035年,聊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大的历史性跨越。此外,城市逐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初审编辑:李兆辉

责任编辑:王文趱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