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性感的白手起家女老板
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梦地集团(Charmonde Group)总...
-
住建部长的话不可信房价不降
谈及“国五条”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
-
邹市明职业拳坛首秀八方热评
6日,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在澳门完成了他跨入职业拳坛的...
省级非遗系列(四):质朴·高唐"四根弦"(1)
来源:大众网聊城 作者:牟景起 2013-06-07 10:09:00
马希岐和刘传友两位老人演奏《王小赶脚》
大众网聊城6月7日讯(见习记者 牟景起)"六月里三伏好热天,怀抱着小包袱把娘家还,婆家住在十站铺,娘家住在张家湾,儿姑娘今年十七岁,添了个女婿五十三……。"这是马希岐和刘传友两位老先生现场合力演奏的高唐"一勾勾"的经典剧目《王小赶脚》。今日上午,大众网记者走进高唐人和街道北马庄村马希岐老人的家中,与马先生畅谈关于高唐"一勾勾"的那段往事。
渊源:口口相传 流露劳动人民心声
"高唐四根弦"是高唐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地方剧种,始于明末,形成于清朝中期,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最初起源于高唐当地的一种鼓手秧歌,演唱者身挎腰鼓,手拿鼓棰,以鼓伴唱或间奏。开始,演唱地点一般选在街道或村边场园,后逐步变为搭台演出,伴奏乐器也由过去单调的腰鼓增加了四弦、板胡、笛子、二胡、笙、三弦,武场伴奏又增加了板鼓、锣、镲、小旋子等打击乐器。因演出伴奏以四弦为主乐器,而且又是别的剧种伴奏乐器所没有的,故本戏种也就自然而然的被称为"四根弦"了,又因其行腔尾音高音托腔,故也称为"一勾勾"。"高唐四根弦"除在高唐及周边地区流传外,还传播到德州、惠民、济南、泰安、潍坊以及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其演唱风格及音乐特点与高唐方言土语紧密吻合,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
马希岐老人告诉记者,"高唐四根弦"的剧目基本都是通过"口传"进行传播的,所有剧目均是由村里的人自己创作而成。
"那个时候没几个人有文化,都以种地为生,很难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就是通过'口传',所写内容也基本都是村民日常生活上的一些事,当时在村里很受欢迎。"马希岐说。
特色:浓郁地地方特色剧种
"高唐四根弦"经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改造和吸收其他剧种尤其是梆子戏的某些特点,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
"高唐四根弦"以四弦伴奏为主(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逐步增添了板胡、二胡、笛子、三弦、笙等。武场增加了板鼓、锣、镲、小旋子等,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其板式有头板(大慢板)、二板、三板,其中头板有板无眼(1 /4拍),还有反板。
"高唐四根弦"的音乐唱腔紧密吻合高唐方言土语,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四根弦唱腔特色是真嗓吐词,假嗓拖腔,唱字无腔,行腔尾音多带3-i翻高上挑。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高唐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四根弦"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四根弦的主要伴奏乐器"四根弦",由琴杆、琴筒、弓子、两根外弦和两根内弦组成。琴筒长约17cm,直径8cm,四根弦总长约90cm。其主要剧目有《王小赶脚》《宋江杀惜》《吕蒙正赶斋》《武家坡》《大宫花》《西岐州搬兵》《孟金花走娘家》《大松林》《小松林》等。
变迁:"高唐四根弦"与马希岐老人的生死坚守
马希岐乃高唐县人和街道北马庄村人氏,15岁便追随自己的三叔马清池学习高唐"四根弦",主唱旦角。当记者问起他的学习经历,马希岐老人直言经历了太多的"彻夜难眠"。
"当时我和马廷贵是同期学生,那个时候学习就是老师'口传',老师最多示范三遍,自己默默记下。老师走后,我和马廷贵对戏经常有记不住的部分,我和他就半夜去敲老师的家门再请教老师,学起来晚上经常睡不着觉,脑海里经常是那些唱词,不停地忘不停地回忆,但是有一点,睡一觉醒来,忘了的就全记起了。"马希岐老人说。
在马希岐老人18岁的时候,因为参军赴朝,所以马希岐暂时搁置了"四根弦"。回国后先后在部队文工团和师宣传队。
"文艺这个东西,在哪里都需要,我后来虽然去了部队,但是部队依然需要文艺,部队有了文艺就越有斗志。"
1960年,马希岐复员回村后,常参与村里"四根弦"演出,经常活动于城北、城东、城南各村,极受欢迎。
"多年的磨练,造就了我坚强的性格,我个人越是受老师批评,就越是上进,这也使我在一次次的演出当中,不断增强了自己的唱功,受欢迎程度也不断增加。"
后来,赶上了生活困难时期,"四根弦"剧团不幸解散,许多著名演员流落人间,马希岐又再度搁置了"四根弦"。然而,历史在变,马希岐对于"四根弦"的痴迷一直都没有改变。
"我和马廷贵两人对戏,是经常争吵的,我不能容许自己的搭档有一点的不认真。那个时候村里的人都在忙着种地挣工分,我和他在两块地上,种地时依然不忘'四根弦',好几次都是我先去他那边边干活边唱,他再跑到我这边再边干活边唱。"
1978年,在张庄乡文化站的帮助及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北马庄村"四根弦"又开始活跃起来,马希奇与刘传志、刘传友,老艺人马清池、马廷贵等人,又焕发青春,逢年过节,除演唱部分传统剧目外,还自编自演了一些新小戏。然而,此举却难掩之后"四根弦"的逐渐衰落,随着大部分老艺人的先后去世,目前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只有马希岐一人,会拉四根弦的也只有刘传友一人了。
"'四根弦'是一个集体活动,大戏要十几人,有时一唱就是一下午加一晚上。很多老艺人去世之后,年轻人又多不愿意学这个,人都凑不齐,再加上我岁数也大了,嗓子也不如以前好了,大约2003年左右之后,我就很少再唱了。" 马希岐说。
在2011年全省地方戏曲大赛中,马希岐老人再度登台演唱,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却为"高唐四根弦"赢得了优秀表演奖。当获奖奖状送到马希岐老人手中时,他却做出了不一样的举动。
"当时他们让我把奖状挂到家里,我当时就说,我不挂在家里,应该把它挂在县文化馆里的大厅里,这项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高唐县的荣誉。"马希岐激动地说。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