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西瓜”缘何值11.05亿

2016-05-26 10:12:00 来源: 莘县新闻网 作者:

宣传.jpg

  本网讯 (王彦东)“你看我这个西瓜少说也得有三十多斤,等到参加第五届瓜王比赛时最少也能长到四十多斤,这届瓜王我是势在必得。”5月10日,董杜庄镇后王海村首届瓜王王贵明在棚间信心满满的给记者展示自己的瓜王。

方西瓜.jpg

瓜王.jpg

  距5月16日的第五届冀鲁豫·莘县(董杜庄)西瓜节开幕还有近一周的时间,市场和街道上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浓厚的节日氛围。据悉,此次西瓜节以“绿色、生态、文化、品牌”为主题,将于5月16日在莘县西瓜博物馆隆重开幕。期间,将举行“莘县西瓜”品牌价值揭牌仪式,四年精心培育的“莘县西瓜”品牌位列全国第151位,品牌价值达到11.05亿元。

  走马董杜庄沃野大地,领略西瓜种植的气象万千,探寻“莘县西瓜”名扬海内外的秘密,记者不由地感概万千。

  发展精致农业,创新种植模式。董杜庄镇是传统农业乡镇,农业调整起步早,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品种调新,规模调大调优”的原则,对现有大拱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现已升级改造大拱棚5000多亩。目前,全镇70%以上的大拱棚推广了五膜覆盖种植技术,西瓜能提前一个月上市。种植茬口上采用早春西瓜套种长豆角,秋种延迟瓜菜一年“三种三收”的增收新模式,全镇90%以上的大拱棚种植了秋延迟蔬菜。同时,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北方平原地区精致农业先行区的工作部署,在继续做大做强瓜菜产业的同时,结合本镇乡村旅游方面的独特优势,鼓励瓜农推出观光采摘游,截至目前,已建成采摘观光棚12座。

礼品瓜.jpg

棚间装车.jpg

  加强质量监管,为品牌保驾护航。坚持“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理念,建立了一套“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之上”的食品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在生产环节上,把田间当“车间”来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严把质量安全检测闸门,全镇西瓜农残抽样检测无一例农残超标。在销售环节上,注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并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可追溯平台联网。依托董杜庄镇西瓜被批准为“莘县西瓜”地理标志产品,长豆角、黄瓜、西葫芦也分别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的品牌优势,镇党委、政府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开展战略合作,产品直接运往新发地设立的“莘县蔬菜专销区”。与首农集团达成瓜菜基地共建协议,产品直供中石化、清华、北大等中直单位,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20%以上,既增加了农民收入,董杜庄镇瓜菜品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市场分装.jpg

市场卸车.jpg

  丰富人文内涵,弘扬西瓜文化。自2012年来,每年5月16日,该镇都举办冀鲁豫·董杜庄镇西瓜节。四届西瓜节共引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各级媒体的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四套、七套节目连续两年对该镇西瓜节进行宣传报道,尤其2015年6月份,中央电视台一套《生活早参考》栏目组派驻拍摄组对该镇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访,拍摄的西瓜纪录片《西瓜兄弟的较量》于去年7月份在中央一套《生活早参考》栏目播出,引起了极大地社会反响。历届西瓜节的成功举办对董杜庄西瓜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促销作用,为莘县的瓜菜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董杜庄镇西瓜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规模发展到向品牌发展,从品牌发展向文化内涵提升的新转变。2015年7月份,莘县西瓜博览园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为莘县的旅游业赢得了荣誉,树立了新的形象。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长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