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美丽风景在路上

2016-05-14 09:42:00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张洁

  □本报记者张洁

  本报通讯员马朝霞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是先从路上开始的。路域环境,首先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品位。

  驱车行驶在临清市省道线上,无论是将车辆和行人分流的平交道口渠化工程,还是绿植和景观石搭配错落有致的路边小景,都让人感到安心又悦目。而这正是临清市路域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一路一景路路有看点

  “临清公路给我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一条公路就是一条绿化带、风景带。”常来临清松林镇收购榆木家具的聊城客商秦爱民告诉记者,他觉得行车在这样的公路上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现在花还少点了,春天的时候来真跟逛公园一样,黄的连翘,粉的海棠,白的杏花,一层一层的,从这样的路上过,我们车速都会放慢,想多看感受一下这优美得风景。”

  记者在位于新华办事处的临博路看到,虽然已近盛夏,路旁的花树已只剩下树叶,但黄叶、绿叶、红叶及树下的灌木花丛,仍为道路两旁增添着层次多样的风景,给人一种“车在绿中行”的感觉。墨绿色的雪松、笔直的白蜡、伞状的国槐、金黄色叶子的金叶榆相映成趣,形成一片绿色的廊道。

  “7条省道路绿化树种既有本土树种也有景观树种,坚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用乔木、灌木、花卉等合理搭配形成高中低层次感强、姿态优美的绿化景观带。”谈起绿化提升工程,临清市林业局副局长付连池如数家珍:“比如临博路栽植法桐、国槐、金叶榆、海棠、银杏、雪松、红叶石楠、木槿、月季等20多个树种;临莘路栽植紫叶李、连翘、大叶黄杨及木槿;临冠路栽植连翘、扶芳藤及红叶石楠等,7条省道各不相同,力争一路一景观,路路有特色。”

  截至目前,临清共完成造林2.8万亩,新建提升绿色通道230公里,新增农田林网化面积5万亩,新育苗0.2万亩,中幼林抚育5万亩,义务植树165万株。全面完成7条省道的路肩绿化提升和省道路边沟外50米、高速隔离网外100米的绿化提升工作,超额完成聊城市制定的目标任务。

  整治有序好路成“美路”

  “以前没少头疼过附近省道线的路域环境问题,垃圾乱堆、广告牌乱放等问题反复治反复有。现在好了,经过系统地治理,如今路上的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根治。”临清新华办事处党委书记刘明峰说。此言非虚,如今说起临清市的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当地老百姓没有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力度大”的。

  为了建设“绿美廊道”,临清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进行综合整治。对7条过境省道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迁;对全线路面进行改造及平交路口进行渠化,提高路面通行能力;加强路面养护,做好保洁,加强路基养护和路域环境整治,修整路肩和边坡,清除路肩垃圾,进一步改善路容路貌;完善公路沿线设施,及时修补缺损警示桩、公路交通标志、里程碑、百米桩等标志;加强人工景点建设,制作特色的标语,进一步提高公路文化建设;加强绿化美化,新种补种低矮灌木,对行道树进行修剪整形,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对7条省道两侧50米和2条高速两侧100米土地流转,共流转土地2.5万亩,并坚持市场运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打造富民产业带……多年建设,临清不少长期被老百姓抱怨的“烂路”,已变成宽阔平整的“好路”,这次的拆迁整治、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三大战役”,又让该市的主干道路彻底“整容”,“好路”升级成为了“美路”。

  组织到位一体化作战

  临清市路域绿化提升工作共涉及7条省道,2条高速,2条县道,共计274公里。

  “路域环境提升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打赢这场战役。”临清市委副书记祁学兰介绍。

  去年10月,临清市召开了全市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动员会,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全市路域环境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标准时限和责任分工,确定以打造路域景观带、富民产业带,形成“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为目标,坚持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实施,着力打造路域环境提升的样板工程。

  为推动工作开展,该市多次召开全市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现场观摩会和座谈会,不断推进治理方案和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成立6个专项督导组,由县级干部带队,实行一周一督导、两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建立起了督导推进的长效机制。同时,将路域环境提升工作纳入镇办年度目标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和奖补资金挂钩,对不重视、不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问责,调动了全市各级路域环境提升工作的积极性。

  时间换空间,效率换效益,200多天的“战晴天、斗雨天、黑夜当白天”,换来畅顺舒适的立体路网,也探索出一条公路环境改造的“临清路径”。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