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冠县梁堂镇:加强精神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2020-08-26 10:29:30 来源: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作者: 高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高杨 通讯员 吕兆晗 冠县报道

  在脱贫攻坚阶段,冠县梁堂镇在抓好产业项目扶贫、企业联村扶贫、包村联户扶贫、金融信贷扶贫、政府兜底扶贫、医疗扶贫的同时,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扶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仰、振奋精神,打造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通过扶文化、扶乡风、扶文明,昌树文明新风,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鼓舞脱贫斗志

  近年来,梁堂镇建设了33处文化大院、33个农家书屋、30个文体广场等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图书报刊阅览、科技推广、文艺演出、休闲健身等文化服务;及时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发放文艺器材、服装、道具、音响等,扶持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34个村都成立了村文体队伍,充分利用农闲和各类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艺表演、广场舞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先后开展广场舞大赛、送戏下乡等各类文化活动40余场次,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规范开展了“美丽庭院”评比活动,累计共评选出星级“美丽庭院”3238户;投资10余万元落实文明创建,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处,镇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1处;全方位打造文明一条街,在34个村庄逐村安装宣传栏、广告牌、文明标识等宣传标志,引导广大群众追崇美丽新风尚,鼓舞脱贫斗志。

  挖掘乡土文化,昌树奋斗精神

  梁堂镇结合乡村记忆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了20多个乡村村史馆、乡村记忆小广场等,搜集展示纺花车、织布机、牛槽、石磙、犁耙、筛子、笼套等老物件,打造有历史记忆、能传承乡愁和情感的精神家园。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北黄城庙会、陈菜庄庙会、里村庙会等传统节日、集会,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引导群众爱乡爱家,激发奋斗精神。

  培育文明乡风,激发内生动力

  梁堂镇结合实际,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推动乡风民风、人居环境、精神生活全面美起来。

  倡导“孝诚爱仁”,利用文明一条街、宣传栏、墙绘等载体,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规范,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户入脑入心;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宣传菜庄集村村民杜学海、宋来顺等“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故事,培育孝善和睦家风;建好用好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表彰“孝诚爱仁”模范,发挥好人好事的道德引领作用,构建和谐村居关系,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互帮互助促脱贫。

  倡树文明新风,健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一约四会”,破除封建迷信,让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营造村庄和谐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开展“贫困户邻里互助护理”工作,各村建立了34支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者行动,参与扶弱济困,发挥聚民心、树新风、促脱贫的作用。

  推进移风易俗,全镇成立了34个红白理事会,各村红白事一律纳入红白理事会监督,建立了台账,坚决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把红白理事会、红白事办理标准和管理规定,通过公开栏、宣传栏等公示,向全村群众进行广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节省了红白事开支,杜绝了因婚因丧返贫。

  通过加强‘精神扶贫’,配合项目分红、政府兜底、金融信贷等‘物质扶贫’,梁堂镇两手抓、两手都硬起来,实现了1122户2113人稳定脱贫。下一步将坚持以中央精准扶贫战略为引领,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扶贫措施,结合实际,压实责任、真抓实干,确保贫困人口和全镇群众一起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初审编辑:李兆辉

责任编辑:张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