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传统文化扮靓美丽乡村

2019-01-28 22:20:00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

 

中国文化传媒网融媒体记者 赵凤兰

 

  “湖光山色小苏杭,诗情画意金高唐。”记者一脚踏进正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高唐县河涯孙村,仿佛畅游在山水画大家孙大石先生的书画艺术世界:一排排苏杭韵致的村社房屋,纤尘不染的街道,古色古香的茶楼,一幅幅幽静清雅的水墨山水作品以壁画的形式点缀其间,给人以恬静怡然、纵目千里之感。大石广场、党建巷、山水通景街、大石故居……村中俯首即是的书画元素和灰瓦白墙水墨风格建筑,把鲁西北一个普通小村装点得分外高雅。

  不过,放眼几年前,你也许无法感受到这座村庄与众不同的文化内蕴。之前的河涯孙村在村容村貌上,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村落,如今却旧貌换新颜。曾经一度荒废的孙大石希望小学摇身一变,成为大石广场;原本光秃秃的墙壁变成极具观赏性的文化墙和水墨壁画;村社的道路整洁通畅了,一栋栋水墨建筑拔地而起,每个角落充盈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孙大石先生曾经生活的居所,其捐资修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希望小学以及留存的手记等依然踪迹可寻,而马颊河水对岸的李奇村也静静绽放着大师李苦禅的艺术荣光。

  高唐县是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画家孙大石的故乡,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县。近年来,高唐县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依托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围绕书画艺术、民俗工艺等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名人文化开展特色美丽画乡建设。在李苦禅、孙大石两位大师艺术基因的浸染下,河涯孙村的百姓在农闲时拿起画笔,人人争当书画家,使书画艺术人才竞相涌现,营造出“书香画韵小村里,户户泼墨习丹青”的艺术氛围,彰显出“大师故里,艺术乡村”的气魄。在书画队伍的带动下,村里还涌现出了以剪纸、版画、根雕、麦秸画为业的文化能人和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产业,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擦亮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

  谈到如何用传统文化“点睛”美丽乡村建设,河涯孙村村支书陈忠岚对记者说,作为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的核心村,河涯孙村围绕书画艺术和名人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力争让每面白墙有绘画,每条胡同成景观,每个院落有故事,每片土地有收益,鼓励农民以闲宅入股享受收益,对院落进行改造,出租给艺术家进行创作,发动村民通过书画艺术、民宿、农家乐、手工艺品、有机农产品等多种方式创收,努力实现农村的换貌升级与村集体村民增收的目标。

  30多岁的村民孙立江多年来以收集和运销再生物资为业,是远近文明的“破烂王”。他自幼对孙大石的事迹耳闻目睹,崇拜之情由来已久。在孙老晚年,孙立江向孙老提出拜师学艺,并在劳动之余,日日习文弄墨。特别是禅石书画院成立以来,他通过不断交流探索和勤奋练习,成为当地书画艺术的“高手”。其他村民也深受传统书画艺术氛围的感染和熏陶,纷纷提笔挥毫、舞文弄墨,书画爱好者逐年递增,民风变得儒雅而文明。35岁的家具经销商刘晨,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十年埋头苦练,继承并发展了祖传工艺手指画,他通过指、掌、腕、肘兼用的方式,在铜版纸上施展大写意山水画,终于独树一帜,成为2018年中国高唐书画之乡艺术博览会上的一朵奇葩。此外,“化朽木为奇艺”的根雕囤庄村囤景义、见人侧像速成剪影的农妇张桂英、40年如一日坚持版画创作的刘青田、把麦秆变成高贵工艺品的老农李志海等,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和绝活。在这些农民艺术家带动下,河涯孙村成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发源地,传统书画和民俗工艺在民间大放异彩。

  为了乡村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河涯孙村专门建立了书画和民俗工艺交流平台,成立了禅石书画院和民间艺术协会,通过开展书画交流、创作评比、民俗工艺交流等活动,传承书画文化,发展书画产业,推广民俗艺术和文化旅游。同时还修建了大石广场、党建巷、山水通景街、大石故居、老年活动中心、荷塘月色、儿童乐园等文化场馆。新修建的民俗展览馆,收集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活生产物件,既传承了农耕文化,也推广了民俗旅游;新修缮的孙大石故居如今是高唐县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回国的画家,孙老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令人钦佩,河涯孙村充分挖掘孙老赤子爱国、回报乡里、参与公益、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打造爱国教育基地。

  除了河涯孙村这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外,高唐县委、县政府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2017年同时启动建设了姜店镇、尹集镇、粱村镇等多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共涉及村庄26个。其中西郭村、河涯孙村、茶棚村、老王寨村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这些乡村巧妙地将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探索出多条具有“高唐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姜店镇西郭村建有生态农业项目,有一定的旅游基础,通过植入民俗文化元素,使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粱村镇茶棚村地处北京至南京的古官道,一直流传着乾隆御驾亲临饮茶的故事,村内还有葡萄、无花果采摘园,厚重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相得益彰,使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更持久;尹集镇老王寨村特产的高唐名吃驴肉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即是贡品,人们在正宗的驴肉原产地品尝驴肉的同时,也感受到乡村驴主题文化的浓郁氛围。

  “我们通过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壮大文化和民俗旅游产业,力争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让百姓生活更有“味”。”高唐县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孙荣军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群众是主体,规划是灵魂。我们依据片区各村庄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好的规划出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主题,赋予了各村庄不同的乡村特色,同时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抓好乡村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实施了多方共同持股的经营模式,使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搭上信息技术的快车,更好地激发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活力,诠释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内涵。”

初审编辑:孙海燕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