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
东昌府区被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摄
栾喜魁老人家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版。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摄
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2月27日讯(记者 赵志鹏)明清时期,东昌府区依托京杭大运河漕运之便利而成为“江北一都会”。曾经盛极一时的刻书业,直接催生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繁荣兴盛,与潍坊杨家埠并称为山东两大民间画市。近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东昌府区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东昌府年画具有年画与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整体感强,色彩鲜艳,构图饱满,造型粗拙古朴,乡土气息浓郁。近年来,东昌府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一些民间传承人和年画作坊也被重视和扶持,鼓励并兴建了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研究会,鲁西民间艺术体验馆,非遗教育传习基地等,倡导“民间文艺进校园”,逐步健全动态持续发展保护体系。
鲁西民间艺术体验馆馆长梁平向记者介绍东昌府木版年画作品。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摄
为让学生们了解、学习木版年画,位于古城区的鲁西民间艺术体验馆设置了年画制作平台。每到周末,体验馆内便吸引不少孩子前来参观、体验年画的制作流程。“木版年画面临传承困难的问题,目前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开始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鲁西民间艺术体验馆馆长梁平告诉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浓厚兴趣,不管是木版年画还是葫芦雕刻,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徐秀贞向记者展示老式的雕刻木版。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摄
来到古城东大街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组图、恢弘大气的龙腾图、传统的门神图案、雍容华贵的牡丹图……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为让大家详细了解年画制作过程,徐秀贞拿起一把棕毛刷,在木版上熟练地刷上颜料,再从一摞宣纸中翻过一张覆盖在木版上,用“烫子”熨过,便完成了一个颜色的印刷。
“听闻东昌府区被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的消息后内心十分高兴,对于从事非遗传承的人来说,这是好的契机与平台,可以让让更多的人关注、喜欢东昌府木版年画。”徐秀贞说,目前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与聊城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传授与东昌府木版年画有关的知识,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也成了大学生的实践基地。
80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栾喜魁在梨木上雕刻图案。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摄
方寸之木定乾坤,一凿一刻画人生。2018年5月,家住东昌府区堂邑镇许堤口村的栾喜魁老人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15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木版雕刻技艺的他,创作了大量木版年画作品。
“从小看着父亲从选料到刻版,不用学也能看懂三分,但如果没经过长时间练习,便把握不好雕刻图案的深浅,因此雕刻技艺需要下工夫、花时间练习。”栾喜魁说,老一辈的传承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若想让东昌府木版年画得到传承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生机,必须保证拥有较为充足的后继者和传承人。为让刻版手艺有序传承下去,目前,栾喜魁老人收了8名徒弟,在手艺传承上打破了“只限家族传承和传男不传女”的旧习。
东昌府区委副书记李强表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最具魅力的民族特征,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发扬,彰显了东昌府人民厚德仁义、诚信务实的人文品质。东昌府木版年画如今已成为东昌府区鲜明的文化符号和独特的文化品牌,目前已成功申报了“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将会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木版年画技艺发扬光大。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