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卡行动持续发力,茌平警方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2022-05-08 17:1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永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邢永亮 通讯员 韩金鹏 茌平报道

  为有效斩断电信诈骗资金流转链条,茌平公安分局深入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治理、惩戒贩卖“两卡”违法犯罪活动,近日先后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366万元。

  5月5日,刑警大队一中队经过工作获取“断卡”行动线索,韩屯镇居民周某名下的银行卡涉嫌用于“跑分”犯罪活动。民警经过细致调查,发现周某名下的两张银行卡为诈骗犯罪分子提供结算,银行卡流水金额达到200余万元。中队民警在冯屯派出所协助下将周某抓获。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因涉嫌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月6日,刑警大队三中队工作中获悉,辖区居民胡某涉嫌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遂与洪屯派出所密切协作,远赴莘县将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经过调查,胡某在明知资金为电信网络犯罪活动资金的情况下,仍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出借给他人使用,协助他人转移电信诈骗资金,并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好处费,涉案资金流水达 166 余万元,非法获利六百余元。

  断卡行动知识点来了

  什么是“断卡”行动?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简称“两卡”)违法犯罪。

  “断卡”行动要断掉什么卡?

  手机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

  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也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为什么实施“断卡”行动?

  危害极大。“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用来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

  难以追查。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难以追查和打击。每年因诈骗、网络赌博而上演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对我国的社会治安和家庭幸福造成了严重威胁。

  有哪些惩戒措施?

  凡是经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个人银行账户、企业对公账户的单位或个人,公安机关将联合人民银行对相关人员实施惩戒措施:

  信用惩戒。中国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录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限制业务。5年内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相关单位和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

  严管账户。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法律处分。非法买卖个人银行账户和企业对公账户,除受到上述惩戒外,还可能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甚至构成诈骗罪,可能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警方提醒

  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卡、手机卡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切勿将自己办理的手机卡、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买卖、租赁给犯罪分子。

  同时,广大群众要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对于废弃不用的应及时办理注销业务,不随意丢弃、买卖。要及时到银行、电信部门查询是否有本人名下自己不知道、不使用的银行卡、电话卡。如发现被犯罪嫌疑人利用的情况,请及时注销并保留注销证据,以备相关办案部门查验。如发现有买卖银行卡、对公账户和手机卡的违法犯罪行为,请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初审编辑:李兆辉

责任编辑:杨霄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