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茌平:担起时代新使命 干出茌平新样子

2020-05-28 11:02:00 来源: 聊城日报 作者:

  2019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茌平撤县设区,对接聊城、融入聊城,千年古县蝶变魅力新区,跨入大城时代。

  这一年,茌平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结构更优,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92位。

  这一年,茌平改革惠民,建好城市,管好城市,大幅提升城市品质,市民满满获得感,更多的人看好茌平、来到茌平、扎根茌平。

  这一年,茌平激情洋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精气神“不一样了”,有了雷厉风行、快干实干、干就干好的鲜明特征……

  奋斗新时代,干出新样子。如今的茌平,正按照“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破浪前行的澎湃之力,干在实处、勇立潮头,努力交出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动能转换——

  升级“老”产业“智造”新活力

  火电厂,在人们印象中就是黑乎乎的厂区、黑烟滚滚的烟囱。但2019年10月26日,记者跟着来茌平参加“第十届能源科学家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多慧、倪维斗、谢克昌等20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茌平信发集团转了一圈,便彻底颠覆印象:厂区水清草绿,宛如大花园!

  信发集团发电主控室电子屏幕上,一组不时变动的数字更是显眼:“二氧化硫浓度0.02毫克/立方米”“粉尘浓度0.907毫克/立方米”“氮氧化合物浓度37.357/立方米”,这3项主要指标均大幅低于国家现行标准。

  转型发展,信发集团特别认真。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实施4次集中“爆破”,累计关停14台“小火电”,投资216亿元新上9台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新机组发电煤耗仅248克/千瓦时,热效率可达48.04%。

  节能减排,让信发集团经济效益大涨。去年,全国铝行业普遍不景气,信发集体却凭借“铝电联赢”模式实现销售收入1919亿元、利润139亿元,利税215亿元,成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亚军。

  信发最出彩的是:变废为宝。他们把上游电厂排出的粉煤灰、煤渣,以及从电厂、电解铝厂、碳素厂排出的脱硫石膏等副产品作为原料,用来生产蒸压标砖、砌块、石膏板等新型建材,年经济效益达50亿元。

  信发是茌平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伴随信发的转型发展,茌平高质量发展也全面起势。

  近年来,茌平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以创新驱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具体路径。

  聚焦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围绕新材料、医养健康、节能环保等九大产业,制定出台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意见和实施规划,全年共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81个。其中,市级大项目14个,预计完成投资40.3亿元;2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

  为加速“制造”变“智造”,茌平还强化园区和人才支撑。先后规划了中国信发绿色智慧铝精深加工产业和绿色化工“两大百亿产业园”;举办两次铝精深加工产业专题推介会、“两院院士茌平行”、“第十届中国能源科学家论坛”、“第十四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大会”等活动,成功引进国家特聘专家1人,备案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技术工程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通过广发“英雄帖”,上海友升、南京云海等行业龙头落户园区,全年共引进过亿元项目56个,总投资236.9亿元,到位资金65亿元,外资1700万美元。

  动能转换,成就实力茌平。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1.09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45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3亿元、利税56亿元。连续第10年跻身“全国百强”,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2位。

  品质提升——

  城市有温度生活更美好

  2019年9月6日,是茌平人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茌平区正式挂牌成立了!

  城市就该有城市的样子。身处茌平,市民们对城市品质的变化感觉最直接。

  老旧小区改造,是每座城市的头疼事。去年五一,居住在茌平振兴路任庄小区的袁玉英突然发现自家小区“变新了”:新装的LED路灯亮了,新铺的水泥路平坦了,楼前的停车位规整了……

  任庄小区是一个房龄20年多年的老小区。早先,小区破破烂烂,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没有停车位,晚上黑漆漆的,像个“大杂院”。当他决心用养老钱更换小区时,意外等来老小区改造的好消息。

  原来,任庄小区被列入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区里免费帮他们清除垃圾,粉刷院墙,疏通下水道,规划停车位,安装路灯,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3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工。

  老旧小区改造的背后,是茌平对城市品质的孜孜以求。茌平不断消除堵霾脏乱等城市顽瘴痼疾,啃下了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等方面难啃的“硬骨头”。

  他们抓住“撤县设区”历史机遇,积极融入“聊茌东都市区”总体布局,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11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启动16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住有宜居,行有其畅,是“美丽城市”的标配。去年,全区共实施5960套棚户区改造任务,拆违拆临1.2万平方米,2万多名市民有望今年搬进新楼;湖东路北延,顺河街南延, 打通了“断头路”;开通至济南的城际公交专线,城乡公交全面取消“绿皮车”,采用新能源汽车,公交线路持续优化增至11条。

  茌平变样了。变化不仅在硬环境上,也体现在软环境上。山东菲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岩的话很有代表性:公司能成为聊城“首家瞪羚企业”,多亏区里周到的服务。

  山东菲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置、土壤修复的综合性环境服务提供商。为了促成“首家瞪羚企业”,区里专门为“菲达”开启绿色通道,从15个部门单位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积极申报,最终“菲达”顺利入围。

  向社会公布“一次办好”事项1004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压减各类申报材料30项、办理流程20个、办理时限71项……去年,茌平以“一次办好” 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联合审批、模拟审批等制度,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营业执照立等可取。

  城市有品质,市场有活力。去年以来,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7595户,同期增长29.5%,民营企业新登记注册2001家,同期增长52.4%。

  如今的茌平,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激情,提升城市品质和美誉度,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昔日的“千年古县”成为市民眼里的“魅力新区”。

  气质重塑——

  多了“精气神”跑出“奔腾马”

  看茌平崛起的轨迹,一个高频词汇是: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其源动力是“工作落实年”、““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焕发出了干部们“精气神”,让茌平上下形成雷厉风行、快干实干、干就干好的“好气质”。

  2019年初,省委召开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茌平吹响了寻标对标、奋勇赶超的冲锋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里举办2期读书班,组织领导干部890余人跟进学习,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建立“孔繁森精神茌平宣教基地”,开展参观学习7000人次;成立巡回宣讲团,围绕茌平英雄,讲述初心故事28次,2万多名农村党员现场受到教育。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为最大限度的收集民意、汇集民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茌平通过发放征求意见簿、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网络征集等方式,开通“民意直通车”,畅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建议1万多条。其中,涉及道路交通、教育、环保、社保等,真知灼见,直击发展的热点、难点……

  聚焦问题、直面矛盾,茌平分三批面向社会公布问题清单、整改方案,区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深入找差距、剖根源,滋养初心,牢记使命,激发出干部争相担当的积极性。

  城区顺河街南延,规划做了好几年,项目迟迟落不下来。去年,区里立下军令状,部门、街道、社区的干部,一遍遍入户做工作……经过100天的日夜奋战,最终让居民安心签约,全部搬迁。

  考核是指挥棒。去年以来,茌平区把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乡村文明行动、棚户区改造、拆迁等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党员干部比担当的“赛场”,先后组织10多场现场观摩会,现场打分排名,谁垫底谁难看,一下治好了“慢牵牛”。

  想干就有舞台,敢干就有支撑。茌平在全市率先出台《茌平县干部正向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基层干部差别化激励机制和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正向激励办法,让担当有为的干部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健全容错机制,对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允许改正并予以宽容。

  疫情更是考验干部的试金石。今年以来,茌平和全国一样,历经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长一段时间,“禁足”、停工、停业……仿佛按下“暂停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因时因势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出一套符合中央精神、切合茌平实际的“组合拳”。

  打好全民保卫战,众志成城——与看不见的狡猾病毒战斗,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家庭都是战场,从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外卖小哥到居家群众,57万茌平儿女行动起来,为战胜疫情抱薪添柴;“我是党员我先上”,全区全区城乡2.3万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战斗在防疫最前哨,成为最美“逆行者”……

  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咬定目标——茌平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以最“硬核”的措施,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企业机器转起来,建设工地忙起来,脱贫攻坚干起来:全区154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100%,省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3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3669户6581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打造一支敢担当、善担当、敢打敢干敢拼、能够狠抓落实的干部队伍,是茌平强势崛起的必备因素。多了“精气神”,快马更奋蹄,这种气质的重塑也必然改变茌平、重塑茌平。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2020年,全区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开展“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抓手,全面实施“十项改革攻坚行动”(产业攀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流程再造、人才制度、科教创新、财税金融、资源环境领域、企业发展项目、双招双引对外开放、优化法治环境)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奋力开创茌平富民强区新局面!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杨霄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