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村”点亮幸福梦——茌平县小高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2016-08-10 16:2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聊城讯(记者 林永海 通讯员 王长新 董建忠 杨玉德地还是那块地,水还是那片水,可茌平县肖庄镇小高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犹如凤凰涅槃,精准扶贫之花结出了精准脱贫之果。原本贫瘠的土地如今长出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原本收入微薄的农民如今转身为富裕农场主或股东,原本耕田种地靠天吃饭的庄户汉如今变成了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三金农民,原本分散弱小的贫困户如今纳入到现代产业体系,村民高丕江高兴地说:多亏了茌平县财政局的领导,为俺们出主意,想办法,把不长庄稼的沙土地盘了,让大户搞起种植养殖,俺们入股分红、打工,实现了俺多年祈盼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一、实践与探索 

  小高村地处黄河故道,三面环沙,土地瘠薄,种植单一,村民世世代代困在田地里。2015年,全村有110户、289人,其中贫困户52户、137人,是省定贫困村。截至目前,帮扶项目已全部覆盖贫困户,28户贫困户已顺利实现脱贫,还有24户、42人正待脱贫。 

  (一)的变迁 ——扶志扶智扶能人,激发内生动力,让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摆脱贫困不是发点补贴、发点慰问金就能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是要变输血为造血,让困难群众有对抗贫困的技能。 

  扶贫先扶志,增强脱贫信心。该局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依靠自身,通过就业、创业摘掉穷帽子的志向,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那种单纯依靠社会保障、民政救济和对口单位帮扶等渠道帮助脱下的穷帽子,只是最低标准的脱贫,而且也难长久,很容易又会返贫。为此,他们既送温暖,更送志气、送信心。把励志教育,作为精准扶贫解放思想和内化行动的总开关,不断利用村组干部会、全体党员会、座谈交流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载体,对村民宣讲党的关心关怀、党的惠民政策、当地的长处优势,进行了人穷志不能短经济欠发达思想不能欠发达的思想教育,灌输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的思想,印发了《致小高村村民朋友的公开信》,设立了24小时扶贫工作热线和致富金点子征集箱,并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组织部分干部、群众先后到北京农博会、寿光菜博会、聊城精准扶贫示范村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使他们增强了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扶贫必扶智,掌握致富技能。摆脱贫困需要智慧,更需要技能。为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掌握就业、创业的技能,消除贫困的根源。驻村工作组调动内部资源,为村里调配了计算机等设备,建起科技图书屋,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地为扶持对象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技术和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为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提高其自富能力,真正变输血造血,工作组以贫困群众需求为方向,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与汇富牧业公司协商,为贫困户提供到四川养兔场免费学习养兔技术的机会,学习期间每月3900元工资。学成技术后,公司统一提供种兔、饲料、防疫、场地,由贫困户养殖管理,每只成品兔给贫困户5元代养费,让贫困户实现无风险养殖增收。同时,联系茌平博智文具有限公司在村内设立精准扶贫橡皮泥外发加工部,而且加工橡皮泥技术简单、易学、见效快,工作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决定,男女老少都能干。公司提供原材料并负责上门回收,每人每天可收入20-50元,不但解决了小高村闲置劳动力,而且辐射周边村庄,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的愿望。 

  扶贫要扶能,搭建发展平台。为找准技术能人优势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引导发挥本村技术能人优势,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该局对技术能人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归档管理。为激励有想法有技术的能人投身精准扶贫事业,工作组重点选择那些与脱贫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够广泛参与的特色产业,并瞄准技术能人与贫困户协作共赢的利益共同点,为能人和贫困群众搭建一个产业发展的平台,让能人变被动扶贫为主动扶贫。村民高吉伦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但缺乏资金,无法形成规模,于是,工作组采用龙头+农户的经营扶贫模式,变资金到户效益到户,上马了送羊滚动扶贫项目,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为每个贫困户送去三只种羊。贫困户以扶贫羊入股托管的方式,让高吉伦这个龙头当专职保姆,由他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喂养、统一防疫、统一出售,每年除至少给每个贫困户600元托管增收外,根据收益再按比例分红。既让高吉伦实现了规模养羊梦,又使其他贫困群众不养羊也能挣羊钱。 

  (二)的召唤——激活存量资源,收租挣薪分股金,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 

  自2015年7月,茌平县财政局派驻肖庄镇小高村扶贫工作组,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分户联系帮扶。针对该村群众各自为战,广种薄收的现状,提出了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的想法。 

  土地流转,促进生产方式转变。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就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家家地不多、户户各干各的经营状况, 把一家一户分散零星的土地聚集在一起;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首要条件就是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基地,这就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此,驻村工作组经过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入户了解,针对承包地效益低不愿种、生产条件差不能种、青壮劳力少无力种等现状,征得全体村民同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村民为主体,采取以出资多元化、要素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为核心的土地经营权入股模式,引导村民以租赁、转包、入股、互换、转让等形式,转出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 

  盘活资源,让三金农民成为了小康路上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为打消群众顾虑,村民流转的土地统一交给村集体,不直接流转给陌生人,村里注册成立了茌平瑞鑫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亩850斤小麦的价格共流转农户土地440亩。370亩发展起3个种植大方,其中用于种植韭菜130亩,年产100万斤,收入200万元;种植商薯120亩、中药材白术120亩,增收50万元。为嘉实牧业、蓬园养猪场等流转土地了60多亩。入股种植专业合作社,使贫困户和其他群众再也不用劳神费力地在田地里靠天吃饭,流转不丢地、不种有收益,平时可参与管理和劳作,务工收入每人每天40元以上,技术活的报酬更高。另外,贫困户和其他群众通过为嘉实牧业、蓬园养猪场等企业流转土地,不仅可以每年收租金,还像工人一样在合作社或企业打工挣薪金,年底还能领到了一笔分红款。一样的土地,挣三份钱,这在以他们前想都不敢想。 

  用活资金,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让一洼水变成一眼泉为让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把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该局引导无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在入股期间不承担任何风险,每年获得分红收入,这种把分散的资金聚拢起来变成股金、变成有效资产、形成有效积累的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长期受益的目标,正被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所接受。用活资金贷款额度,增加了群众收入。按市、县扶贫政策每个贫困户有5万元的富民农户贷资金额度,可以帮助贫困户上种养、加工等项目,不用担保和抵押,可贫困群众都怕风险不敢贷,金融部门不愿贷,为发挥扶贫资金贷款额度的作用,该村扶贫工作组与企业协商,让不上项目的群众,把这个扶贫资金贷款额度打包入股企业,企业与每户签订每年给予6%的扶贫资金贷款额度入股分红的协议,每年每个贫困户可分到3000元的红利,解决了群众有扶贫资金贷款额度不会用,不敢用,又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有变相额度不能用的问题。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给贫困户发送阳光存折。充分利用30万元的扶贫资金抢滩村内企业车间屋顶,上马光伏发电项目,发电卖给电网公司,每年可为每个贫困户增加1000元的收入。 

  (三) 的呼应——筹资筹业筹管理,点燃创业激情,让小作坊变成大企业 

  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以市场化手段,充分利用熟人经济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众筹,从资本市场募资参与脱贫攻坚,在一年时间内为小高村筹资1500多万元,引进了4家企业,扶持起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体收入由负数跃升到15万元。 

  激发动能,培植产业快发展。该局通过深入走访调研认为,农民致富不搞产业富不起来,但搞产业就必须解决规模经济和资金不足的问题。经过多方实地考察和调研,驻村工作组选准了养猪的产业定位,也得到了郝庄村当了十几年猪倌的朱立春,在扩大猪场规模时,银行认为他没有财产抵押、没有担保,风险不好把控,不予贷款的信息。为引进这一项目,解决资金问题,扶贫帮包单位不等不靠,自觉担当,主动作为,茌平县财政局局长张明、肖庄镇党委书记赵鹏、肖庄镇政府镇长王克森、扶贫工作组组长董建忠、第一书记杨玉德等自掏腰包,每人认缴2万元,完成小高扶贫的第一桶金。资金还不够,董建忠、杨玉德又各自做通家人工作,以两家房产抵押,分别贷款30万元,悉数给小高村。感动的村支书高化金把自家在镇驻地的门市楼抵押,贷到的90万元,也全部投进村里。今年4月,在120万元众筹基金支持下,顺利完工的蓬园养猪场面向全镇发包。朱立春以每年10万元的承包价,最终淘汰20多位竞争对手,夺得猪场经营权。随后,他变卖了旧猪场,拿出全部家底,迅速购进生猪,这个过去养猪从未超过100头的大户,迅速扩栏至1125头。再有1个多月,这批猪就将出栏。朱立春坦言:按现在行情,能赚40万元。 

  众筹杠杆,撬动龙头聚合力。茌平县胡屯镇养兔能手、嘉实牧业公司的老总韩守岭与兔共舞了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养兔经验,在四川建起了养兔基地,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化养殖最大的肉兔繁育基地,具有种兔同期发情、同期授精、同期产仔、同期出栏国内最先进核心技术。发家致富的韩守岭想在家乡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继续扩大养兔规模,可场地没着落,资金也有缺口,连跑4家银行都吃了闭门羹 只能望兴叹。为此,工作组和村镇领导经多次实地考察,认为这个项目能为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效益,于是为嘉实牧业以每亩85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了小高村40亩土地,并帮着嘉实牧业规范财务管理,盘活公司资产,想尽各种方法协调茌平宏鑫担保公司到500万元贷款,加上嘉实牧业公司自有资金,建设了投资1200多万元,年产40万只商品兔的标准化肉兔养殖场,年可实现利润400万元的现代化兔场。该公司不但每年向村集体缴纳3万元公益费用,还可为小高村及周边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60个,月均工资2200元/人,实现村集体和农户收入双增长。 

  利用优势,搞好监管增活力。众筹出资人之一的财政局局长张明告诉我们,在财政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财政局最大资本不是财政资金,而是我们的财经知识和财政管理优势。一方面众筹的钱不是白给的,是要还本付息的。朱立春除每年10万元的承包费外,还得按照4.35%的年息归还120万元的众筹借款本息,对借款人来讲也是沉甸甸地责任。因此蓬园养猪场3个月竣工,15天就完成1125头猪的进栏;嘉实牧业采用边建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没有采用包工包料的大包方式,而是采用自己进料、找人施工的半包方式,仅工程款就节省40多万元,3月18日开工,5月1日第一批兔子就进了车间;义国羊场养羊过程中,有的配料都精确到了克。另一方面,就是他们自身的财经知识和财政管理优势。为严守资金安全,他们全力管控风险,完善了全程监管机制,设立银行专户,所有众筹资金的进入、拨付全部通过这个账户,扶贫项目进展、资金运营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细化了预算将资金细化到项目、细化到户到人,力求资金使用精准。再一方面,他们已着手与县里的2家保险公司进行协商,给予兜底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林永海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