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莘伊味|朝城水饺:古为祛寒良药 今成节日和待客的佳品菜肴

2020-06-11 21:54:16 来源: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汪垚 莘县报道

  饺子,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最初的作用是用来治病,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后来这种制作工艺被延续下来,一直传承至今。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明朝末年张自烈对其作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直到清朝时期才定名为“饺子”。
  据了解,经过历代的传承以及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后,朝城水饺已发展成为莘县人民过节待客的一道佳品菜肴,同时与其它美食一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莘县美食文化。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朝城水饺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相传由明两京尚书江东引进皇宫,有诗赞曰:“盛名佳话天下知,皆因阁老家武阳。”朝城水饺采用6-8个月鲜嫩羊肉、上等香葱、小磨香油、加以祖传滋补配方调料、精面细皮、手工制作而成,因其馅大皮薄、入口鲜香、不腻不膻、回味无穷,故而深受莘县人民的喜爱。
  郭文启是朝城水饺的第四代传人,他经营的朝城郭家水饺店距今已有30多个年头,每天来他店里购买水饺的客人络绎不绝,食客们对他制作的饺子也是赞不绝口。郭文启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朝城水饺已经不仅仅是特色美食之一,更是一种属于莘县的独特“饺子文化”,来上一盘水饺、倒上一碟香醋,再来上两个爽口的小菜,邀上三五好友,大家围坐在一起,说到兴致之处,来口朝城水饺,再斟饮一番,实为一桩美事。
  朝城水饺的制作方式并不复杂,但是每一个步骤都要足够用心,就说“和面”这一环节,就需要拿捏有度,饺子是否能够“皮薄而馅不露”,这一步至关重要,也是判断饺子制作是否成功的一大标准。制作时,需要在温水中加上适量的盐,将鸡蛋打碎倒入准备好的面粉中,再用盐水调匀,这样和出来的面筋道爽滑、富有弹性,然后把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捏成一个个同样大小的面团,用擀面杖将之擀成面皮,擀好的面皮大小均匀,薄厚相同,洒上面粉后放在一旁待用。

  接下来就是准备朝城水饺的“灵魂”——调馅,把秘制调料放入准备好的山羊肉中,用力搅拌约15分钟,待肉馅呈团糊状时停止搅拌,将制作完成的肉馅均匀的包在饺子皮里,两边对折捏实,放入锅中,待饺子在水中翻滚,即可出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看到,刚出锅的朝城水饺,各个饱满、皮薄馅大,使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
  郭师傅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申请了“朝城郭家水饺”的商标,并先后在聊城、阳谷、莘县、范县开了四家分店。下一步,郭师傅还将继续扩大经营范围、改进经营方式,争取为朝城水饺打造出更大的舞台,将莘县的“水饺文化”推向全国各地。

初审编辑:李兆辉

责任编辑:聊城袁志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