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莘伊味|古城鸳鸯饼:面皮薄如“蝉翼”8层环环相扣 郑板桥曾为其题诗扬名

2020-06-19 16:54:31 来源: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汪垚 莘县报道
  “烧鸡糟鱼鸳鸯饼,牛舌呱嗒小北门”这句流传在民间百年的童谣唱出了鸳鸯饼的文化地位与历史韵味。据了解,鸳鸯饼自清乾隆年间便开始流传,因其成品两两相扣、成对售卖而闻名,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制饼技艺。古城鸳鸯饼作为一道莘县古城镇代表性美食,经过历代传承人们手口相传,如今已成为鲁西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并逐渐融入大家日常生活之中。
  作为古城鸳鸯饼的第四代传承人,崔增自幼就在鸳鸯饼制作技艺言传身教的环境中长大,完整掌握了鸳鸯饼制作的全部流程和技巧,其主张传统鸳鸯饼与现代发展环境相适应,在传统鸳鸯饼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健康理念,创新多种风味组合,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对推动鸳鸯饼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崔增介绍,鸳鸯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要调好馅料。崔增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鸳鸯饼馅料主要来自大葱的葱白和精制猪后腿肉,二者按照1:1的比例切成丁,再放入酱油、盐、香油、味精和秘制调料用力搅拌,使其充分入味,待肉馅呈团糊状时放在一旁备用。
  接下来就是制作面皮,面粉和水要按照5:3的比例进行调和,不可多也不可少,待面粉结实成团后,再将揉好的面团擀至成鸳鸯饼的面皮,然后抻至薄而长且可以透字的程度,能否做到卷好后的8层饼皮薄而不粘、层次分明、晶莹剔透、筋而不硬,关键在这一步。待面皮制作完成,将馅料包裹其中,即可上锅,大火蒸至10分钟后即可出锅,制作完成的古城鸳鸯饼,形似鸳鸯、造型美观,猪肉与葱红绿相间,色香味美,营养均衡,完全符合现代绿色健康食品的标准。
  崔增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关于古城鸳鸯饼还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古城任县令时,就曾品尝过鸳鸯饼,因其自幼由乳母费氏养大,年幼饥饿之时,乳母常给他买饼充饥,郑板桥尝及鸳鸯饼有感而发写下了诗句:“食禄千万种,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鸳鸯饼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鸳鸯饼融民间人文、美食、典故以及人们的美好祝福于一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民俗文化特征,“观郑板桥故里,品古城鸳鸯饼”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促进了本地文旅融合,映射出莘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淀与繁荣。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崔增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2006年的时候古城鸳鸯饼已经申请并通过了市级非遗,今年又申请了省级非遗称号,他会继续发扬并创新鸳鸯饼的制作技艺,将古城鸳鸯饼的美味与文化洒向更广阔的天地。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聊城袁志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