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故事(13)许营镇大石槽的故事传说

2018-06-29 16:10:00 来源: 大众网聊城频道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  

  聊城地名的形成方式可谓丰富多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既是过去地名命名规律的体现,又是今后地名命名原则的借鉴。品读地名背后的故事,对于从侧面了解聊城丰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讲好聊城故事,唱好聊城声音。继大型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后,即日起,大众网聊城频道将联合聊城市民政局、聊城市地名文化学会再次推出《地名故事》大型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聊城每一个角落,聆听一段有趣的故事,品读聊城浓郁的文化气息。 

  大石槽坐落于四新河畔。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村碑。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大众网记者 侯晓

  在聊城东南有一个村庄,村东有一条河叫四新河,河边有一座大石槽,村名由此取作“大石槽”。现在,石槽在民间仍比较常见,用途各异,乡下人用作喂牲口,城里人用作种花草,看上去美观大方,稍迷信的人还将石槽视为吉祥之物,认为放置居所中可以聚财。

  今天说的这座大石槽,是许营镇大石槽村的地标性老物件,据传最早存在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数百年时间,这座石槽从未发生过位置改变,常年经历风雨侵蚀后,石槽表面留存下明显的岁月击打的印痕。

  这座石槽长两米有余,近一米宽,底座足有三十公分厚。在村东道路上,与石槽擦肩而过的人群络绎不绝。在多数人看来,这只是一座普通的石头槽,鲜有人知道它的故事和来历。关于大石槽的传说,大石槽村流传着不少版本,极具传奇色彩。

  91岁老人许广仁曾讲出这样一个故事,许营镇文化站文体辅导员宋丽华向大众网记者转述。早年间,大石槽村有一位财主,嚣张跋扈,横行乡里,虽坐拥万贯家产,却不愿体恤穷人。百姓的遭遇被天上神仙得知,有意帮助村民度过难关。

  于是,神仙便带着一座石槽下凡,用以转移财主的财产。一天晚上,狂风大作,雷电交加,财主突然惊醒,发现家中金银财宝不翼而飞,顿时哭天抢地。此时,财主的财产早已散发给百姓。神仙欲离开时,恰逢天亮,只听公鸡一声长鸣,大石槽于是掉落在村东。

  至此,大石槽一直坐落在村东四新河畔。后经演绎,又出现更多故事版本,都非常值得玩味。有人说,石槽是被几名精壮汉子从远方抬来,抬来之时,过路人看到,石槽竟然漂浮在空中,缓缓向村东移动。还有人说,当年黄河泛滥,村民在排水自救时发现了石槽。

  言外之意,大石槽是被黄河水冲来的。当然,这些故事都只是传说,多从老人口中讲出,不少年青人并不熟悉。不少村民表示,有必要将大石槽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知道,这座大石槽象征着吉祥如意,和谐美满,公平正义。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