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印记(81)聊城戏曲传奇:宁可荒了地,不舍弦子戏

2017-07-14 13: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东昌弦子戏演出人员。(图片源自网络)

  东昌弦子戏演出人员。(图片源自网络)

  大众网记者 侯晓 通讯员 韩银亮 徐胤

  东昌弦子戏是著名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自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以现东昌府区为中心,南至河南北部,西至河北邯郸,北至德州南部和东部,东至泰安,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一个戏曲剧种,该剧文武兼备,行腔抑扬有序,平稳婉转,声腔俱佳,实属戏曲精品。

  东昌弦子戏名噪一时

  东昌弦子戏是聊城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据悉,东昌弦子戏于咸丰年间传入原老堂邑县现东昌府区张炉集镇后石村一带,当时仅有二十几个人活动、演唱、演出,但深受群众欢迎,当时有句俗话:"宁可荒了地,不舍弦子戏"的说法,验证了当时人民群众对弦子戏的喜爱程度。

  该剧种表演所使用的相关器具主要有大笛、笙、三弦等。曲牌板式内容丰富,大约有一百二十个曲牌,通常使用的大致有:褚云飞、锁南枝、山坡羊、娃娃调、二板娃娃腔、桂枝香、朝天子等曲牌。剧目有:游西湖、战樊城、严查散、汉衫记、破洪洲、讨荆州等。

  东昌大弦子戏自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以现东昌府区为中心,南至河南北部,西至河北邯郸,北至德州南部和东部,东至泰安,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一个地方剧种,该剧行腔抑扬有序,平稳婉转,声腔俱佳,并且有它自己的很多曲牌、板式,能表演各种文武曲目。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东昌弦子戏在清代曾经名噪一时,官宦人家争相聘请庆寿诞、庆升迁;商贾庆开张、庆乔迁;新年伊始从正月十五一直唱到三月三,很是受到当时官府的重视和群众的欢迎。清末民初,弦子戏更是红极一时,在戏剧苑中独树一帜,其他剧种改编借鉴弦子戏的曲牌、板式、行腔的情况屡见不鲜。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东昌弦子戏的演出队伍更加壮大,最多时曾经达到60余人。由于弦子戏这一剧种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因此在广大农村集镇还时有传唱,弦子戏的演唱活动较之以前有所增多。弦子戏唱腔优美,老少咸宜,具有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起源于唐朝宫廷梨园御戏

  相传大弦戏起源于唐朝宫廷梨园御戏,为梨园弟子所创。据民间小说《三唐传》描述,鲁国公程咬金寿辰时,高宗亲赐一杂耍班给程。程咬金之子程铁牛任山东节度使时,将杂耍班带回山东老家,后流落民间,逐渐演化为大弦戏。

  大弦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杂耍色彩,在许多传统剧目如《武松打店》、《胡罗锅抢亲》的表演中采用杂技手法,主要有"盘杈"、"削柳橡"、"砸瓦"、"沿铡"、"五把彩"等,均系高难度的古杂技表演,这也印证了杂耍班的血缘传承。

  至宋代,大弦戏在表演风格上溶入了开国皇帝赵匡胤首创的"太祖大洪拳"招式,使得表演场面古朴浑厚,气势磅礴,酷似庙画、灯笼画,至今在戏曲艺术上也是独树一帜,绝无仅有。

  元朝时期,为适应蒙古人的大型祭祀和庆典,乐队引进了四大钐(即大铙、大镲)、尖子号,同时将横笛改为锡笛领头,加强了曲牌的表现力,从而烘托了粗犷激昂的舞台气氛。

  大弦戏的音乐也在弦索的基础上吸收了俗曲小令的声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两代是大弦戏的繁荣鼎盛的时期。明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 年),河南滑县的"重修明福寺碑"即刻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的记载,可见明朝中叶有大弦戏的演出,并作为敬神之用。

  明万历年间,滑县有一大弦戏班社"公兴班"规模较大,演出可与梆、罗、眷诸剧种媲美。清代的大弦戏流布地域相当广泛,泰山脚下,卫水源头,宋都四野,汾河之滨都曾有过它的足迹。

  1932年前后,黄河几次决口,鲁西南一带灾情严重,大批山东艺人为了养家糊口,纷纷渡河入滑,其中不乏优秀者,对大弦戏在豫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独树一帜的武术杂技表演风格

  大弦戏在表演艺术上既保留着古代的演出形式,如杂耍班的杂技功底,又有北方戏剧刚健劲拔、豪迈威猛的风格,它将大洪拳、梅花拳架式融入表演之中,形成了独有的手势、台步、架势、亮相动作,跨步如推山,起跃似颠浪,擅长演出"打"、"破"、"战"、"斩"等类的袍带戏和架子花脸戏,文场抑扬顿挫,武场激越张扬。大弦戏行当,居其他剧中之首,尤其脸谱非常讲究,化妆俊巧细腻,人物性格分明,酷似京剧但又有别于京剧。演员一化妆,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秦琼红脸五道眉、敬德黑脸三块瓦、杨七郎花脸细而俊、张飞黑花倒丝钩、丹凤蚕眉关云长等,鲜明地表现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

  大弦戏最大的特色还是它表演中的杂技动作,逼真刺激,十分精彩,如大弦戏《胡罗锅抢亲》中的特技,演员分别用抓钩、菜刀、剪刀、腰刀、铡刀五样道具开打,五样道具各备一真一假,由双方演员分别佩用。比如用剪刀开打,一方用真剪刀嚓嚓嚓比划着亮给观众看,被刺者则一闪一转将假剪子扎向眼睛,并在脸上抹"血彩"。其他四样道具皆如此处理,只是带彩位置不同,开打时不管劈在对方哪个部位,受伤者均用手抚摸伤处,让手中的"血彩"流出,并配以大哭大叫以示其痛。打斗场面紧张火爆、恐怖而刺激。

  再如,大弦戏传统剧目《武松打店》中的特技,孙二娘与武松交手,被武松双手托举甩出丈余,孙二娘恼羞成怒,顺手抓起叠着的四片瓦,一个猛扑,左手托住武松下巴,右手举瓦砸其头,响声过后四瓦俱碎。动作逼真利落,令人咂舌。

  传统剧目有五百多部

  乾隆年间(1736-1795)成书的李绿园长篇小说《歧路灯》七十七回写道:"那块头是得时衙役,也招架两班戏,一班山东弦子戏,一班陇西梆子腔。" 九十五回也提到:"山东过来的弦子戏,陇西过来的梆子腔,黄河北的卷戏,山西泽州的罗戏。" 可见,明清两代,山东、河南已盛行大弦子戏。

  大弦戏的传统剧目有五百多部,现在能够演出的还有近百部,有根据历史小说改编的列国戏、三国戏、辽宋戏和神戏,有源于宋元杂剧传奇的《何良会》、《金印记》等,还有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杀闺女》、《胡罗锅抢亲》等。至今在大弦戏艺人中还流传着"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的说法,可见大弦戏剧目的丰富。

  大弦子戏,演唱风格粗犷豪放,剧目大都是朝纲大戏,其表演使用真刀真枪,并结合大洪拳的功法,豪气十足。上述特点结合尖子号和四大扇的使用,我们可以推测,大弦子戏的缘起与宫廷音乐或军乐相关。弦索乐加上锡笛等乐器的伴奏,使大弦子戏音乐清雅优美,细腻委婉,这一特点很符合宫廷雅乐的风格。再联系乐籍制度下大弦子戏流传地的乐人的集中受训,大弦子戏很可能源自唐代宫廷音乐。

  大弦戏这个富有特色的古老剧种,在音乐、表演、剧目等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它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历史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均属罕见,可以说是上接唐宋余风、下承明清俗曲,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同时,大弦戏在群众中很受欢迎,素有"大弦戏过三天,小笛子还往耳朵里钻"的美誉。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