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印记(77)聊城戏曲传奇:吃肉要吃肘子听戏要听柳子

2017-07-06 13:5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山东柳子戏《鱼篮记》演出剧照。(图片源自网络)

  大众网记者 侯晓 通讯员 韩银亮 王运华

  柳子戏是流行于聊城、菏泽、泰安为中心的古老声腔之一。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子戏是以 元、 明、 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汉族民间俗曲小令为基础,并吸收 高腔、 青阳、 乱弹、 昆腔、 罗罗、 皮簧等声腔的部分剧目及唱腔,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因此名为柳子戏。

  柳子戏传承已有五百年

  在张庚、 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记载:"开封和临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与山东柳子腔这两大姊妹剧种生长的良好温床。" 《 聊斋志异》的作者 蒲松龄就曾编过柳子戏三出:《钟妹庆寿》、《闹馆》、《考词九转货郎儿》。其中,《闹馆》仍为柳子戏传唱。

  到清中叶乾隆年间,柳子戏已在山东、河南一带广为传播。据史料记载,清初柳子戏还曾在北京演出过。在《日下看花记》中曾有"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磐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的记载。文中所记述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前的情况。

  然而,那时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时称盛"的剧种,与昆、弋、梆相提并论,被称为" 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然而,自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后,皮簧也就是现在的京剧,逐渐占据京城剧坛,柳子腔只好返回山东、 冀南和豫东一带,在农村集镇中演唱,再未恢复当年盛况。

  柳子戏的武打多为真刀真枪

  柳子戏的武打多为真刀真枪,这种真刀真枪的使用与鲁西南一带的习武风尚有很大关系,并且使柳子戏与当地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结下了不解之缘。

  聊城是"武术之乡",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武术班,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或多或少学习武术的经历。随着出身于聊城、菏泽地区的柳子戏名演员的增多,真刀真枪的逐步使用是一件很合乎情理的事,观众们绝对不会从舞台上的那种假枪假刀的假斗中得到满足。《鲁西南反洋教斗争的清末单县大刀会》,这样记载:1894 年秋,刘士端以为母亲祝寿为名义,聚集会首商议起义大事,提出了"保卫身家"的口号,很快在单西、曹东南一带广泛掀起了大刀会的活动。

  1896 年 4 月 15 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初三日),同时在单县的刘庄、曹楼、火神庙唱大戏,这次聚会有数万之众,单西火神庙广场上,东西两侧搭起两座戏台,唱了四天四夜的对台戏。戏台前面搭起了彩棚。彩棚两旁红旗如林,刀枪满架,棚柱上写着对联: "替天行道安天下,一口宝剑震乾坤"。到会的会员,肩扛红缨枪,身背大刀,腰别匕首,全副武装,威风凛凛,精神抖擞,这是农民起义军显示武装力量的第一次大检阅。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初三日,大刀会在城西火神庙唱对台戏。西边唱的是柳子戏,戏名《黄猫拿兔》,东边是梆子戏,戏名《打登州》。唱戏后,大刀会的人即在城南开始打教堂。一年以后,登州的《山东时报》载文报道,大刀会公然在单县唱戏四天,聚众十余万不止。单县的大刀会总借唱戏起事,茌平的神拳也唱戏。鲁西南的大刀会众聚集在安陵崮堆一带,口述史的资料记载刘士端"穿着戏衣,骑马拿刀,自称黄帝"。穿上戏装起义,俨然自己变成了戏剧中的英雄。

  文化冲撞交融迎来柳子戏的发展

  目前,柳子戏保存下来的剧本,绝大多数出于鲁西和鲁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剧本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是京杭大运河流域科举盛行、文风昌郁的直接结果。以儒家正统学说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是山东运河区域的本土文化,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撞交融,东西南北不同特色的文化因子随着运河的通达而冲击着鲁西平原,运河带来的经济繁盛使这里的文化更加多样与厚重。

  该地区自从春秋时期孔子办学以来,私学教育发达便成为了古代山东教育的一大特色,到明清时期,书院遍布、科举兴盛,私学教育向官学转化。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大多数是为明清时期高度发达的科举制度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众多书院的出现标志着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出现了重教重学的局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明清时期山东举人的分布显示上述三个区域举人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到运河管理最称完善的明朝后期,鲁西南和鲁西北是柳子戏的主要流传之地,与运河区域大部分重合,而范围略有扩大,该区域的举人数竟占全省的百分之七十。

  柳子戏的剧本多采集于鲁西、鲁西南地区,无疑是文风昌郁的原因,这与距离运河较远的鲁东南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鲁东南柳子戏剧本的丰富度和传承的完整性不能与鲁西、鲁西南地区相比拟。传承鲁西、鲁西南悠久的重教重学传统,加上科举制度的激励,一批批优秀文人知识分子前赴后继的投入科举制度中,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教育普及度,使得这一区域形成士风好学、文风昌盛的特点,为柳子戏剧本的出现与提升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明清时期文人不仅介入了柳子戏,而且客观的将该剧种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一个历史经典作品,发挥着传承与保留的作用。

  不看戏的花衣裳也得看柳子戏的光脊梁

  明朝为了管理、护卫运河这个漕运要道,曾设置大量的护河卫兵。明代曾设置九卫漕运官兵四五万人;清代设置了德州、济宁、东昌、临清四卫两万人。运河沿岸有许多村庄以兵营的"营"为村庄之名,如我市阳谷县张秋附近的王营、侯营、吴营、窦营、董营等村庄,则与先为的军事驻扎有关。 兵丁皆壮士,有嗜酒尚武之好,加强了这一地域性的崇尚武义之特征。上述的几种历史因素使得运河流域鲁西一带具有了崇尚武义的特点,这一特点对柳子戏影响较大。

  柳子戏发声高亢激越、深厚雄壮。动作幅度较大,出手齐眼,威武刚健,虽有开打,但尚精略,着重刻画脚色的气度。唱做中着力表现脚色的威严和厚重。红脸、净脸一般扮演的是好汉人物,如秦琼、赵匡胤、包拯、关羽、杨五郎等等剽悍勇猛、疾恶如仇、义气耿直的大汉形象;演唱时以真声喊唱为其特点,嗓音高亢洪亮、功架舒展大方;在表演中,往往用形体表演和真刀真枪对打为主;在柳子戏中,花脸的表演法则是"前威、后怯、两膀横",武生的表演法则是"身如蛇形眼如电、拳似流星脚似钻、稳如重舟急如箭,急快坐站稳如山",观众称:"不看 戏的花衣裳,也得看柳子戏的光脊梁", 形象的刻画了柳子戏红脸、花脸戏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红脸又称大花脸,由于扮演勾画红色脸谱的脚色而称之。

  近百年以来,红脸行当是柳子戏的主要脚色行当,多为演出班社之"台柱"。观众往往根据红脸脚色的优劣,作为衡量一个班社艺术水平高下的标准。红脸角色如《打登州》之秦琼,《脱牢狱》、《挂龙灯》之赵匡胤、《斩貂蝉》、《单刀会》之关羽、《莲帕记》之曹恩等。有时,行当之前冠以"大"字,是说明该行当必须具备的艺术水准及其在演出班社中地位的标记。前辈大红脸艺人有姚天机、王连璧、小王连璧、李玉奇等。

  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了柳子戏

  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子戏几经磨难,艺人们或改唱他戏,或弃戏务农,只有个别剧社勉强维持演出,惨淡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子戏这一古老戏种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县级柳子 戏剧团纷纷成立,但后来由于挖掘保护不及时,缺乏资金和传承人,以及豫剧大规模进入山东,不少县级以下柳子剧团受到冲击逐渐解散,柳子戏也后继乏人。

  1959年10月24日, 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了柳子戏《玩会跳船》、《张飞闯辕门》。1962年,剧目《 孙安动本》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1979年10月, 曹禺同名话剧 《王昭君》被改编成柳子戏,并参加 山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及演出奖。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 省柳子剧团演出的《琵琶遗恨》获剧本改编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服装设计奖等奖项,主要演员并获表演奖。

  非遗传承人坚守最后的文化阵地

  据莘县柳子戏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存魁介绍,在四五十年代,每到农闲时,就会有唱柳子戏的老艺人在鲁西地区庙会上演出,尤其是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一直唱到元宵节,后来唱柳子戏的戏班子在到甘寨村演出的时候,李存魁报了名,从此柳子戏就在莘县甘寨村生了根。

  李存魁说,那时的戏班子比较封建,只收男孩,无论男角女角全由男孩来演,因此有许多艺人男扮女妆唱出了名气。文革时期剧团受到冲击,民间老艺人善于改革创新,把当时的样板戏改编成柳子戏,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巧妙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传媒事业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柳子戏失传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面对这一尴尬的现状,李存魁将自己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转嫁到全家人身上,现在李存魁的儿子及其他家人都在不同的柳子戏剧目中饰演着重要角色。他说,只要能让柳子戏继续传承下去,就是有再多的困难也要克服,也要使柳子戏在鲁西地区传承下去,决不能在自己手中失传。

  据了解,目前,甘寨村土生土长的柳子戏民间艺人共有20多人,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30多岁,每年演出大约30多场次,为鲁西农村万名群众带来丰富的精神盛宴,被老百姓广为传颂。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