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70306347596934139.jpg'

聊城印记(57)聊城手工编织艺人致力传承非遗 希望让更多孩子爱上这门老手艺

2017-03-06 09:3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大众网记者 侯晓

  一根普通的麻绳,平铺在桌面上,对折打个圆结,左穿一道,右穿一道,不到两分钟时间,一只惟妙惟肖的蜻蜓便大功告成,这就是传统老手艺手工编织。遗憾的是,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聊城人已是凤毛麟角,传承上也不可避免濒临断代的尴尬。

  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到处可见手工编织老手艺人,街头小巷,门庭集市,卖草帽的,卖草鞋的,卖麻绳的,俯拾皆是。那时的老艺人大多以此作为生计,但随着机械化生产逐渐普及,手工业开始受到冲击并趋于没落。老前辈退出,年轻人宁可打工,也不愿承接。

  

  庆幸的是,来自东阿县顾官屯镇于桃村的王小军仍在坚守。

  今年45岁的王小军属于典型的传承型艺人,她的母亲李兰英就是一位老艺人。父亲走得早,迫于生计,王小军姊妹六人小小年纪就要起早贪黑,帮母亲编麻绳,做草帽,然后到集市上卖。可以说,王小军从小便耳濡目染。

  

  但随着母亲年事已高,手工编织市场逐渐冷淡,王小军姊妹几人开始谋求转行,大多从事了餐饮行业,这门老手艺就此搁置。考虑到生计问题,1977年,母亲把年仅5岁的王小军送到聊城杂技团学艺,一待便是二十年时间。

  结束了杂技学艺生涯后,王小军后来从事过化妆品行业,2012年又重回聊城杂技团当老师,她的职业生涯可谓历经波折,但始终没有割舍下手工编织这门老手艺。2015年,王小军重拾旧业,致力经营手工编织。

  

  王小军说,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喜欢,也是为了实现母亲的一个愿望,将手工编织传承下去。今年81岁高龄的李兰英曾不止一次对子女们表达这样的想法,但多数并不感冒,在他们看来,手工编织已经没有市场和销路,继续传承毫无前途可言。

  

  2015年,王小军将手工编织正式落户到位于古城内的鲁西民间艺术体验馆内,在这里,她可以尽享编织带来的乐趣。节庆假日,她在古城摆摊,平时走进校园做公益活动,免费教小学生编织,闲暇之余就在馆内搞创作。

  

  走进体验馆,在手工编织区域,琳琅满目的作品立刻映入眼帘,有栩栩如生的蝴蝶,有红火喜庆的中国结,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熊。王小军介绍,手工编织品工序繁杂,对精细度要求很高,难度较大的需要三天,相对容易的一天做最多也不过十几件。

  王小军说,手工编织走到当今,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化元素,产品也更加丰富多样。即便如此,仍不能摆脱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通病,得不到大众认可,市场不温不火,传承有心无力。

  

  想做成产业,一个人独木难支,想扩展销路,不能左右他人思维。这是王小军目前面临的困惑。她拿起一双手工编制的凉鞋说,由于是手工品,价格自然稍高,一双60元,穿着很洋气,既上档次还养脚。尴尬的是,多数市民宁可去买二十元一双的塑质鞋,却不愿多花几十块买双手工鞋。

  在传承上,王小军也有和母亲一样的隐忧,这门老手艺失传了该咋办?为此,王小军有意识进行探索,平时主动联系一些小学,配合文化部门让非遗进校园,免费传授简单易学的手工编织技巧。王小军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这项老手艺。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孙士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