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印记(38)李海务姓氏众多 建国后仍有船只从运河走货

2016-08-15 08:3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大众网聊城8月15日讯(见习记者 张燕)自1289年“会通河”开通和1296年“李海务闸”兴建之后,借着运河交通的便利,来“李海务”这块荒地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几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此安了家,并繁衍了后代。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其他人不断地涌入,随着人口聚集地越来越多,慢慢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运河古村落。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李海务”在元初始建时规模并不大,到明、清时因商业的繁华而达到鼎盛。它最原始的街巷有四条,分别是“运河老街”、“双街”、“单街”和“马家街(胡同)”。这四条古街分列于运河的东、西两岸,除“马家街”外,其余三条皆为南北向,村内的老人们说,每条街名的由来,都有着其特定的故事。

  在四条古街中,“运河老街”是历史最悠久的,它在古运河的东岸,其形成年代可追溯到元初,大抵是“李海务”村始建的年代,故村里人多亲切地将其称为“老街”。不过,“老街”是后代人给它取的名字,至于这条街在元、明、清三代时叫什么,就没有人知晓了。

  “老街”内向东延伸的小胡同。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来“李海务”一定要逛逛“老街”,它是古运河兴衰的一个见证。

  “老街”有400多米长,1.2米宽,主干道向东、西两旁各延伸出十来个小胡同。不过因时间太过久远,村里人都叫不出这些小胡同的名字了。在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初年,这条街连同它分出的小胡同内,一眼望去净是些古香古色地小店铺和青砖灰瓦地深宅大院,就连远近闻名地“李海务大集”也设在此。

  为防止盗贼侵扰,“老街”内的商铺和住户都把自家的后墙修的很高。这些高高的后墙连在一起,从远处看去就像刻意筑起的城墙一般,固若金汤。在清末民初之战乱年代,街内的老住户还在“老街”的南、北两头入口处各装上了两扇厚木门,并雇有专门的人打更。

  “老街”内现存的唯一一座完整的清末民居。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可惜,这些古建筑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大拆迁浪潮中遭到了破坏。虽说,如今“老街”还保留着元、明、清三代的格局,但其建筑早已由当年的“店铺”和“深宅大院”变成了如今的“土房子”和“红砖民居”,就连在这“驻扎”了上百年的“李海务大集”也另寻它处迁了过去。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如今的“老街”,记者想到的是“老”和“破”。“老”很好理解,说的是“老街”的历史悠久;“破”则是指房子破破烂烂的,这种房子在其它地方乃至其根基不如“李海务”深厚的小镇也是少见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在历史上繁华了数百年的古街何以破败到如此境地。

  “老街”内的红、青搭配的民居大门。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顺着“老街”往北走100米,再往东拐50米就是“马家街”了。它是四条古街中唯一一条东西向的,至于为什么会叫“马家街”,仅凭这个“马”字,想必很多人就猜到了。对,这条街上的老住户都姓“马”。据今年87岁的老住户马文成说,这条街上“马”姓人的祖辈是从城里“马宅街”迁来的。

  “在我小时候,听父亲和街上的一个老太太说起过,他们说‘马家’是明末清初自山西迁至聊城的,起初在城内做官盖了一处大宅院,所以他们住的那条街就被叫做了‘马宅街’。到清末,马家逐渐淡出官场开始经商,后来因为运河断航和土匪之乱,其家人先后迁往了各地。”

  “李海务”村内保留的屋门。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关于“马家街”的马姓祖辈是何年迁到“李海务”的,马文成也不知道。他只记得儿时这条胡同里全是马家人,后来随着人数的不断增长,又在其周围新辟了几条小胡同。如今,“马”姓在“李海务”村已有260户之多,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在“马家街”居住了,而是分散到了各处。

  和运河东岸的“老街”和“马家街”相对的,就是运河西岸的“双街”和“单街”了。

  这两条街都是南北向的,“双街”在南,“单街”在北,两街中间相隔300米。它们名字的由来也非常有意思,“双街”是指这条街的左、右两侧都有人家居住,其正中有一条路将二者划分开;“单街”则是只在靠近运河西岸的那一侧有人家居住,另一侧为空地。

  “双街”内保留的老房子——“双街”016号。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至于这两条街的形成年代,现已无法考证。不过,根据“李海务”村的历史和“马家街”迁来的年代,可大体推算出它们形成的时期应该在清朝。因其紧靠运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清末民初军阀混战之时,“双街”上的村民还自发地筑起了“围子墙”(围墙)。

  “围子墙是夯土的,呈梯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80多米;墙体底部宽、上面窄,有3米来高,底层土约有2尺厚。在墙的南、北两头还留有高大的门洞,门洞内装着大木门。每个大门都是两扇,一扇有两米多宽,两扇打开可过大马车。大门一般白天打开,晚上关闭,有专门的人打更。”

  现年79岁的杜延奎自幼就在“双街”上长大,对村里的“围子墙”记得非常清楚。“听老一辈人说,围子墙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双街’紧挨着运河做买卖的人多,经常有土匪来这抢东西。解放后村里人建房取土慢慢地就把它拆了,一是因为不动乱了,二是因为交通发达了,走不开了。”

  “双街”内保留的老房子——“双街”064号。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除了具有村民自发筑起的“围子墙”外,因为紧挨着运河,“双街”还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李海务”四条古街中,唯一一条拥有“航船”的街道。

  “当时有11只航船,它们属于聊城航运社,归李海务公社管理,算是公社的一个副业。我从部队回来以后,就跟着跑船了。当年只要上了船,国家一个月会给每个人54斤白面和半斤油,拉一趟还给20多块钱的运费,所以大家都愿意上船。我们的航运段是从微山到临清,什么都运,主要是粮食和煤炭。”

  运河里的“运盐船”。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现年78岁的张寅堂,在1958年时曾在运河上跑过半年船,当年这段运河还在通航。他所说的“聊城航运社”是在1956年成立的,其前身为梁山县安山航运社,有职工203人,木帆船100只。当时之所以会成立这样一个航运站,主要是为了满足山东省内的运输需求。

  “我们当时用的那个船是生产队的,大小不一样,小的有10来米长、2米宽;大的可装下10吨货物,也就是2万来斤。一只船上一般是三个人,一个掌舵的,两个在逆风中拉纤的。拉纤时有专门的拉纤板,纤板放在肩上,有三指宽、半米长,可缓解绳子对肩造成的疼痛。”

  运河里的船只。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虽说当年“双街”上有这么多航船,但它们在运河里行驶时早已不是明清两代的那种盛况了,倒像是“迟暮英雄的挽歌”。一年后,随着“会通河”河道的再次淤塞,“双街”也将这11只航船卖掉了。自此,“李海务”作为一个拥有600余年通航史的古镇算是告一段落了。

  如今,在“老街”、“马家街”、“单街”和“双街”这四条古街上闲逛,从古建筑层面来说,已丝毫看不出“李海务”曾是一个繁华了上百年的运河古镇了。如果要了解曾经的“李海务”有多么繁华,该从哪入手呢?不妨来看看,其现存的这些姓氏吧!

  “李海务”村内现存的老房子。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刘、吕、赵、张、李、米、侯;任、蔡、朱、贾、阎、杜、马、姜、于、衣;闵、郝;樊、曹、邵、路(卢后改)、王;冯、柳、周、权、杨、金、付;尤(无后代)、徐(无后代)、运(无后代)。”(备注:姓氏是根据两位老人的回忆记载的,如若有遗漏的望指出。)

  以上这34个姓氏是现年78岁的刘金庆和70岁的柳润身给记者梳理的,在闲谈中他们将“李海务”姓氏多的原因归结于运河的通航,“再早的时候‘李海务’这块是一片荒地,根本没有人居住,是因为运河的通航,才有人慢慢聚集到了这里,所以这些姓氏就是‘李海务’繁华的见证。”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