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印记(18)七级古渡“年纪”成谜,曾用作漕粮“码头”

2016-05-30 08:3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燕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即日起,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大众网聊城5月30日讯(见习记者 张燕)七级是大运河进入聊城境内的第三个大镇,因增设渡口有七级台阶而得此名。它在全盛之时有六门,四关,六纵、八横十四条街。顺着七级老街一直往西走,走到尽头就是“七级古渡”了。这渡口很容易找,就在运河边上,明清时它曾起到过七级漕粮“码头”的作用,由石砌台阶状慢道、顶部平台及台阶下夯土平台三部分组成,总高度有四米左右。

  其中,石砌台阶状慢道是渡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这三部分中保存最完好的,它由中部台阶和南北两侧斜坡状边石构成。

  中部台阶共17级,南北宽4.9米,每级高0.13——0.2米。台阶进深差别较大,最窄者仅有0.23米。如果你稍微留心就能发现,自上而下的第8级和第13级台阶明显宽于其它台阶,尤其是第13级宽达0.6米。

  “这级台阶的作用应当是放置连接船与岸的木板。”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解释说,他研究运河有十来年了,不仅编写了《聊城运河文化研究》、《中国会馆》等书,还是《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文物调查报告》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未修复的七级古渡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中部台阶南北两侧的边石是用宽0.25米的长条石斜铺而成的,斜长共计7.8米,在其最底部有竖埋条石横挡。“石砌台阶和它两侧的斜边石是通过对运河河岸整理夯打结实后,再根据河岸的坡度顺势铺砌而成的。”陈清义还原了台阶慢道的制作过程。

  事实上,渡口的顶部平台也经过了夯打整理,不过它针对的是运河堤岸。待将堤岸夯打结实后,再用长方形大石板平铺而成。因堤岸处是装卸货物的必经地,车辆往来多,故此处的石板损毁严重,缺失者众多,现残存南北宽仅6.8米。

  古渡和七级街相接的石板 (张燕/摄)

  别看这顶部平台南北不宽,但东西却波及的范围却很广。东侧和七级老街相连,西面则与台阶慢道相接。在西平台和慢道相接处还有三块不均等大小的长条石,它们摆放地极有趣。

  中间和南侧的石条作东西向,其突出平台的部分叠压在第二级台阶之上,下有青砖、石块来固定。唯有北侧的青石南北向置于第一级台阶之上,也不知这样安排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

  和渡口顶部平台不同的是,台阶下的夯土平台上并未放置石板,倒更像是一块待耕垦的田地。这“田地”长5米、宽10米,夯土层厚达4米。在临近台阶的夯土部分,依稀可见不同的水线痕迹。如若稍微翻动一下夯土层,还能看见为固定船只而残留的断木桩。

  七级古渡修复中 (七级镇政府 朗会宇/供图)

  其实,这小小渡口蕴含的“技术”,远非今天咱们用肉眼所看到的这样。它的底部,也就是铺砌台阶的下面,更是“别有洞天”,全是用一排排的硬木桩打进河岸的深处,就如威尼斯水城的建造原理一样。

  “这些木桩能起到固定台阶的作用,而且深埋水底始终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也不易腐烂。”陈清义是见过这些木桩的,那还是在2010年古渡口进行发掘的现场,他还能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聊城运河文化研究》一书中。

  那这样繁琐且工艺精湛的古渡口是建于何年呢?可惜,史料上没有准确地记录它的出生年月日。只是在北魏时提了一嘴,这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有记载:“七级曾名毛镇,北魏时(386年——557年)因有古渡称七级渡,又因渡口有七级台阶,故名七级。”

  若仔细推敲这段文化,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那就是“北魏时因有古渡称七级渡。”说白点就是,这“七级古渡”在北魏时就已经有了。有渡口就应该有河流,那也就意味着在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开凿会通河之前,七级镇内就有一条古河。

  “七级段运河的开通极有可能是直接运用了这条古河道。”原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孙淮生在对七级渡口进行发掘时推断说,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曾对该渡口进行过多次勘探,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并没有将这座淹没在地下的千年古渡进行发掘。

  七级古渡修复后 (张燕/摄)

  为什么说它曾被淹没在地下呢,这还要从咸丰五年(1855年)说起。“这年,黄河改道到了聊城,就把运河给切断了,致使大运河聊城段全部断航了。”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李泉惋惜地说,他曾对大运河流域进行过长期考察调研。

  运河断航后,七级古渡就遭到了废弃,久而久之运河泥沙淤积就将这座渡口给掩埋住了。“我小时候都不知道这里有渡口,只是感觉那块河堤很高,仿佛下面埋着什么东西似的。”

  今年83岁的狄振生老人就住在渡口东侧的七级街上,他的祖上曾借运河之便在胡同内开了一家中药铺,生意颇为兴隆。

  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要借助原运河河道,孙淮生及其他多位考古工作者才将这座古渡口进行发掘。发掘出的渡口有十七级台阶,而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却记载这个地方有七级台阶,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时出土了一个石碑,碑文大意是说,这个地方古有七级台阶,因车辆、人工经常向上搬运货物,时间久了,这七级台阶就坏裂了,不得不进行重修。重修台阶的钱,是从镇上商铺内收取的。修后的台阶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高、加固了,变成了十七级。”

  原阳谷县宣传部副部长张玉珠所说的这块石碑叫《重修渡口石磴(台阶)碑记》,目前存放在七级镇派出所内。因它是块残碑,字迹又篆刻的非常浅,故辨识起来很困难。但碑文上对重修渡口的时间记载的非常清楚,是在乾隆十年(1745年)。这可能也和当时乾隆帝多次下江南有关吧!

  七级古渡 (张燕/摄)

  在七级古渡被发掘出后,很多业内人士将其定义为漕粮码头,故现当地人凡提及古渡皆以“七级码头”来称之。但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码头”呢,史料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倒是“渡口”这个词有频繁的出现。

  比如说咱们前面提到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和《重修渡口石磴碑记》两处资料,都有明确的“渡口”二字出现。另外,在旧阳谷县志中对“阳谷八景”中的“七级古渡”的记载也是以“渡口”也称之的。

  查阅资料可知,“渡口”是指一条由岸边伸入水中的长堤,也可能是一排由岸上伸入水中的楼梯。而“码头”则是指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拿“七级古渡”的模样去对比两条定义,能发现它更符合“渡口”定义中的第二点。

  崇武驿大码头(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要不然再以聊城内发掘的有史料记载的一处真正的码头——崇武驿大码头来做个对比。这处码头的主体部分,由两侧的石砌台阶和中部呈倒梯形的凹槽两部分组成。这中部的凹槽,就是用来存放装卸货物的平台。但这个平台,在“七级渡口”却没有。

  “七级古渡所配备的设施较运河沿线的码头简单,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过‘码头’的作用。”陈清义分析说。但不是说别人叫它“码头”就是错,只不过通过以上三点对比,将其称为“七级古渡”更贴切。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